正文 第39章 管理者的績效考核--把考核落實下去,讓效率提升上來(5)(3 / 3)

(第264堂)績效需要不斷改進。

管理箴言。

績效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要不斷提升和改進企業、部門和員工三個層麵的績效,考核、扣罰或嘉獎都是激勵形式,歸根到底是要改進績效。

企業大張旗鼓地推行績效考核,最終目的是不斷發掘員工的潛力,提高企業經營的綜合水平。將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於員工的薪酬的定級、獎懲,也是曲徑通幽地激勵員工不斷提供更佳的工作結果。績效改進在整個績效考核係統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是連接績效考核和下一循環計劃目標製定的關鍵環節,屬於績效考核的後續階段。

具體來說,績效改進就是確定員工績效的不足和差距,查明員工績效不高的原因,通過製定和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進計劃和策略,不斷提高員工的能力和績效,從而間接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績效改進不應該是企業的一廂情願。如果想達到好的績效改進效果,使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行為符合組織的期待,組織在實施績效改進前,必須具備如下幾個前提條件。

一是員工有提高績效的意願,他們願意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成果而付出努力。並不是每一名員工都有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意願,也許他們隻想安於現狀,不願意付出額外的努力。對於這種員工,主管所製訂的績效改進計劃很難得到有效的執行。

二是員工除了具備改進績效的意願外,還知道通過哪些途徑來提高自己的績效。

三是主管善於營造讓員工實現績效提升的積極氛圍。如果主管不斷地打擊員工的積極性,認為員工難以有所進步,員工便會因遭遇挫折而放棄努力,所以主管要善於對員工進行激勵,對員工的更美好的未來給予肯定。

四是部門主管為實施改進計劃的員工提供支持和幫助。提高績效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員工很可能因畏懼失敗而不願意嚐試,或者由於缺乏信心而裹足不前。這時,員工便需要上級主管的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前行中的困難。因此,主管要力所能及地幫助下屬、培訓下屬。

五是對成功提高績效的員工實施獎勵。不論是對於具備高成就感還是成就感較低的員工,獲得潛在獎勵都會激發他們執行績效改進計劃的積極性,使他們按照組織的績效標準開展自己的工作。因此,為了獲得更好的績效改進計劃,獎勵是必不可少的。獎勵的方式有物質的、精神的,前者包括加薪、晉升等,後者則包括獲得尊重、承擔更重要的責任、被授予更大的權力等。

(第265堂)績效改進的流程與策略。

管理箴言。

在績效實施的過程中,管理者要不間斷地了解績效考核的進展情況,對績效考核進行全程監控,及時調整方向,使之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績效改進的一般流程如下。

1分析績效差距。

參考績效標準,根據員工的實際工作表現,找出績效差距。關於如何確定績效差距,可參考如下三種方法。

(1)目標比較法。把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與績效計劃的目標進行對比,找出工作績效的差距和不足。

(2)水平比較法。將員工的實際業績和上一期的工作業績進行比較。

(3)橫向比較法。將各個部門和單位之間、各個下屬成員之間,進行橫向的對比,發現組織和員工工作績效實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2確定績效改進的項目。

在通常情況下,員工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止一處,但又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改進員工所有的不足。所以,在製訂績效改進計劃時,應該先針對一個項目予以改進。如果管理者在同一時間,為下屬安排了太多的改進項目,很可能導致下屬無從下手,或者因壓力過大而難以達到較好的改進效果。因此,一個績效改進計劃隻針對一個改進項目是穩妥的做法。

3確定導致績效不高的原因。

導致員工績效低下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綜合來看,問題主要出自三個方麵:員工自身、員工的上級主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