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聞編輯的模糊化處理技巧
在編輯新聞處理工作和記者新聞寫作中,很多時候需要進行新聞模糊處理。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掌握什麼新聞需要模糊處理、什麼新聞不能模糊處理、新聞模糊處理技巧等常識性知識。我們往往會遇到一時沒弄清的事情或問題,而稿子又必須及時播發,這時就不能盲目確認,而應當采取模糊處理,這樣做既保證了新聞時效性,又可以避免新聞失實。為遵守法律和道德對新聞進行模糊處理,新聞報道也必須遵守法律,尊崇社會道德。在新聞報道中,涉及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譽糾紛的事件和人物姓名,應該做模糊處理。另外,出現當事人清晰圖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馬賽克或采取側麵拍攝的方式模糊處理。凡是涉及個人隱私的報道,新聞工作者都應慎重處理,不能違背法律和社會道德。模糊處理的技巧編輯應在事件中不斷摸索。
五、新聞編輯對後期的控製指揮技巧
控製者通常被稱之為導播。直播式節目的播出過程是非常緊張的,節目主持、技術人員、欄目編輯,乃至該時段準備發布的消息,都必須各就各位,隨時聽從導播的調遣。編輯工作千頭萬緒的,但是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核心工作是節目的編排。與報紙排版相比,時間就是電視的版麵空間,在單位時間裏豐富、活躍版麵空間是電視編輯追求的目標之一。單位時間,服從於整個電視版麵。根據電視製作所需要的時間,確定“成套新聞”、突發新聞以及播出之前來不及製作的新聞,可在節目播出過程中適時插播;由微波接受或記者傳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聞,也可能由導播及時切入。插播消息,意味著打亂原來擬訂的節目單,插在什麼位置,何時插入都需要經過縝密的考慮和精確的計算,否則就有可能亂方寸。如河南商丘市每年一度的“木蘭文化節”大型直播節目,商丘市電台、電視台要抽出幾十名采編播人員、出動直播車,積極參與現場,投入緊張的宣傳工作中。另外,新聞類節目可以相互呼應,在一天的新聞類節目中,消息、新聞專題節目以及現場直播、現場錄播節目不在一個時間段播出,不同時段有不同的觀眾群,無疑有助於提高收視率。由此也可以看出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編排的多樣性、連貫性和靈活性。
總之,作為一名新聞編輯,要充分認識傳媒競爭的嚴峻形勢,要通過努力學習,提高業務素質,不斷強化策劃意識,提高策劃水平。搞好典型報道,打造精品,更好地推動廣播電視新聞事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虞城縣廣播電視局)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