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媒體與專家的聯動看媒體的社會功能(1 / 2)

——以《廬州和事佬》為例

聲屏世界

作者:左軍 範璐璐

【摘要】《廬州和事佬》是合肥電視台生活頻道推出的一檔全新的民生互動欄目,它采用全新的製作思路,以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記錄者,和事佬作為矛盾的主要調解者,兩者的聯動形成合力,現場幫助老百姓解決切實的問題。打造了一個以專家型和事佬為核心的民間團隊與媒體強強聯合的傳播平台。《廬州和事佬》雖然解決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小矛盾,但以小見大,以小矛盾的調解彰顯了欄目所承擔的社會功能。

【關鍵詞】《廬州和事佬》 聯動 社會功能

一、專家與記者的角色定位

在《廬州和事佬》這檔節目中,記者的身份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們不再是唯一參與采訪的報道者,其真正作用是攝影者、記錄者以及後期製作者,新聞的主要參與者變為新聞事件的雙方當事人和媒體邀請的民間和事佬。整個新聞呈現的是當事人雙方的矛盾,以及和事佬如何就矛盾對雙方進行調解的過程和調解的結果,記者不參與事件的進展,隻利用鏡頭充當著整個事件的記錄者,隱藏在調解過程中。

和事佬作為節目的主要參與者和矛盾的主要調解者,來源於婚姻家庭谘詢師、律師以及社會和生活經驗豐富的基層調解員。他們有著相關的理論知識背景,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人生閱曆。可以說他們是法律,家庭情感等某一領域的專家,但他們又具有一定的親和力,有一份為老百姓服務的真誠,能夠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跟隨《廬州和事佬》欄目組走進老百姓,無償的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所以他們是平民化的專家,是節目中的主角。

二、專家與記者的配合與聯動

電視媒體是由語言、音響、色彩和形象組成的彙合信息載體,是麵向大眾的傳播媒體。在鏡頭麵前,和事佬雖然有著調解雙方矛盾的技巧和專業知識,但他們對電視媒體的傳播方式,現場采訪的技巧以及鏡頭的把握都很陌生;同樣,作為記者,懂得媒介傳播的知識,但卻不了解矛盾化解的技能和專業知識。這樣和事佬和記者之間需要很好的溝通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確保矛盾的順利解決以及節目的成功錄製。

在現場矛盾調解之前,《廬州和事佬》團隊首先會聯係雙方當事人以及親朋好友,通過他們對矛盾有一個總體的認識,針對具體矛盾,以及和事佬的專業方向等,確定最佳的和事佬人選。在調解過程中,為了以電視的敘事邏輯還原現場,生動再現調解過程,記者會有針對性地提示和事佬如何挖掘看點,引發高潮。此外,當局麵難以控製,調解無法進行時,記者會出麵進行鏡頭背後的“隱性”調解。也就是說記者在鏡頭外扮演著隱性的和事佬。此時和事佬會盡量安撫當事人一方,記者全力做好另一方的思想工作,爭取當事人的信任和配合,隻有雙方齊心協力才能將調解進行到底,達到避免矛盾激化、解決問題的效果。

三、《廬州和事佬》呈現的社會功能

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往往是不一樣的,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利益衝突,各種利益的訴求會成為一種常規的社會現象。作為調解類民生新聞的《廬州和事佬》通過媒體和平民化專家的強強聯合,為普通老百姓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公共話語空間,提供了化解矛盾的平台,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獲得了眾多受眾的支持。在欄目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這一欄目的內涵,以對小矛盾的調解彰顯了欄目所承擔的社會功能。

1、為矛盾的解決提供了平台

老百姓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矛盾,一件小事有可能引發大矛盾。這些矛盾並不是不可以解決,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缺少一座溝通的橋梁。而《廬州和事佬》的定位就是解決老百姓家長裏短的小矛盾,邀請民間和事佬無償的為老百姓提供幫助,為老百姓搭建一個解決矛盾的服務平台。

2、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

《廬州和事佬》這一團隊用自己的熱心、真誠、職業素養詮釋了對弱勢群體利益的保護,欄目把“弱勢群體”放在平等的位置,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生活困惑,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在給一方弱勢群體帶去了物質幫助的背後,是對人本精神的肯定和堅持,這正是當今媒體不可忽視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功能。比如,2011年3月12日和13日的《心願》(上下)以及《心願終難了》關注了保護弱勢群體,講述了身患肺癌晚期的魏先英老人因四個兒女都不贍養,獨自住在不到十平方米的陰暗潮濕的小屋裏,其最終心願是能夠進敬老院。可是經過和事佬苦口婆心的調解,四個子女意見仍未達成一致。記者與和事佬對案例進行跟蹤發現老人已經不在小屋內,連續數日不能與老人及家人取得聯係,直至3月10號早上得知老人已經走了。盡管這是一起調解不成功的案例,老人心願未能實現,但在整個調解過程中,《廬州和事佬》的記者與和事佬一直在盡力對老人的子女進行勸說開導,在結束調解後仍然密切關注案例,了解老人的近況,尋機再進行調解,希望完成老人的心願。這一係列的行動,足以證明《廬州和事佬》團隊在保護弱勢群體方麵所做的努力和所表現出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