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始終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市民化、平民化的大眾媒體上,它麵對的是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有時候對於很多觀眾而言,新聞是枯燥的,如何讓新聞在保持其本質的情況下變得更有吸引力?鳳凰衛視有他們的絕招——娛樂化的新聞表達,強調故事性、情節性,適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強化事件的戲劇懸念,走新聞故事化、新聞文學化道路。為觀眾提供了一些輕鬆活潑的文化休閑方式,用戲弄搞笑,調侃玩耍的方式帶給人們信息,滿足了受眾的享樂和遊戲的心理需求。但新聞的娛樂化也要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要把握好娛樂和庸俗、娛樂和嚴肅之間的關係。
鳳凰衛視新聞節目呈現的是一種雅俗共賞、雅俗分賞、多元並存的格局。這得益於鳳凰衛視擁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電視人,有接受過西方教育和文化的、有長期生活在台灣的、有來自內地的專家學者,有香港這個兩岸三地的人員與文化的交融。帶來的是“創造亞洲新文化的”鳳凰衛視,多元文化體現在不同的新聞欄目中,給節目帶來不同的文化特點,形成其所謂的“頻道文化”。而從總體來看,鳳凰新聞節目收視對象在大眾化、平民取向的前提下,側重於有一定知識、文化修養、追求時尚的中青年城市職業人士,並且對節目的風格和話題的選擇表現出一定的影響。
鳳凰衛視作為一家商業電視機構,商業化的運作機製決定其追求的是低投入高產出,講求投入產出效益。鳳凰衛視有很多名主持人、名評論員,在《鏘鏘三人行》、《有報天天讀》等節目中,主持人隻需要坐在直播間,動動嘴皮子,一期很好的節目就出來了,節目的製作成本很低,這就為鳳凰贏得了很好的商業效益。但是,商業化是一把雙刃劍,在新聞報道中,為了吸引受眾眼球,過度地關注一些獵奇和隱私的東西,目光停留在容易點燃百姓情感的討好性新聞上,就會忽略真正敏感的新聞所在。另外,商業媒體為了擴大影響,對自己或某個新聞事件和人物的大肆炒作,這是提高收視率的好辦法,但炒作過火也會為媒體帶來負麵影響。
鳳凰衛視就是這樣一個成功鍛造媒體“軟實力”的平台。同樣是“新聞立台”,同樣是依靠對突發新聞的及時報道贏得觀眾,鳳凰衛視詮釋其傳播理念“大事發生看鳳凰”的話語廣為傳播,使人耳熟能詳並深信不疑;鳳凰衛視還注重自覺地傳播其人文關懷理念,如鳳凰衛視的戰爭直播報道中,甚至每一次後方主持人和前線記者的連線都會有細心的叮囑和問候,隻言片語間讓受眾直接感知鳳凰衛視的媒介文化。鳳凰衛視在“硬實力”受到限製的情況下,通過“軟實力”的提升,在收視份額、知名度、美譽度、廣告收益甚至延伸產品等多個方麵取得了很大成功。
參考文獻
①王詩文,《“鳳凰衛視”的魅力》,《新聞愛好者》,2010910)
②王冬麗,《鳳凰衛視新聞評論研究》,湖南大學,2010(4)
③吳海榮,《探析鳳凰衛視的內容增值策略》,《現代視聽》,2007(4)
④朱小翠,《鳳凰衛視新聞欄目的文化個性》,《當代電視》,2010(10)
⑤尹均生,《櫛風沐雨的“戰地玫瑰”——鳳凰衛視女記者閭丘露薇業績述詳》,《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作者:均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