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視自采,強化新聞
對廣播電視新聞的深化、優化,讓地方廣播電視報的新聞在同城紙媒競爭中獨具優勢,而一個媒體的存在,首先是要有自己獨特的聲音。該報的“獨家報道”、“今周城事”等版麵內容均為報社自身對新聞事件的發掘。整版整版的大幅稿件分析事情鞭辟入裏,氣勢不容小覷;而短小精悍的圖片新聞則靈動地展示著城市生活的方方麵麵。“發現”、“今周評論”等版麵也都有大量的自采稿件,“顧名斯義”評論專欄擅長對國內外時事熱點事件進行辛辣點評,常常讓讀者大快朵頤。而“網聞”版稿件則是對網絡新聞的再造,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解讀新聞、認識和評論新聞,挖掘新聞表象背後的社會“本質”。
3、求新求變,永不止步
《鹽城廣播電視報》曆經幾度改版,報紙活力升級換代,新內容和新版式層出不窮,視覺衝擊源源不斷,彰顯了該報旺盛的生命力。不過,地方廣電報仍有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譬如,對節目的預告和介紹這些年始終停留在初級的信息羅列層次,並不便於讀者的檢索和查詢。筆者以為,我國的廣電報可以借鑒美國的《電視指南》、德國的《圖像與廣播》等國外導視類雜誌的做法,實現節目預告的另類突破。總之,地方廣電報求新求變的道路任重道遠。
4、打造品牌,分層並進
毋庸置疑,當下企業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競爭,套用到媒體的競爭中,品牌也是舉足輕重。因此,地方廣播電視報也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而這是一個需分層又可並進的目標。
(1)質量是基礎
我們充分認識到,無論怎麼創新改革,品質都是報紙持久發展的基本保證,所以,先有品再有牌,已成為共識。我們力爭在內容上不斷創新,讓休閑生活更有文化,讓文化生活更有高度,讓民生關懷更加直接,這都是我們強化報紙內容和品質的要點。同時,在具體形式上,我們更加注重重大事件的策劃報道與編輯創新,注重廣電資源的綜合平衡利用,同時努力探索與新技術新媒體的對接和互動。在具體工作上,進一步抓報紙的整體質量,將品牌意識體現到每一期報紙、每一個版麵、每一個欄目、每一篇報道、每一幅照片中去,力求形成更多的單一品牌,以此構成整體的媒體品牌。
(2)文化是內核
《鹽城廣播電視今周刊》一步步打好文化牌,一層層營造文化影響力,一步步提升文化競爭力,成為鹽城人心中的“優品文化讀本”。特別是挖掘地方文化遺存,弘揚地方傳統文化的版麵和活動,如《發現》、《尋寶》以及專業文化講堂“三賢講堂”等,在重拾文化記憶、體現人文關懷的同時,增強了報紙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3)活動是提高
立足於報紙的品牌價值的延伸,探索多元化發展,擴大自身影響力和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是《鹽城廣播電視今周刊》的有效嚐試。這幾年,我們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參與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既體現了報紙的職責,也使報紙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近年來,《鹽城廣播電視今周刊》組織了一係列大型文化活動,如鹽城市首屆曆代名家書畫精品展;和中央電視台《尋寶》欄目組合作了鹽城民間尋寶活動;同時請到了曾仕強、錢文忠、金正昆、蒙曼等知名學者來鹽城開講,打造出“三賢講堂”這個響當當的文化品牌。同時,還通過各種理財、健康、婚慶、房產等特刊的運作做好品牌延伸,積極提升媒體的社會形象。
(作者單位:鹽城廣播電視台)
責編:葉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