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文摘類報紙編輯的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1 / 2)

報刊經緯

作者:李青

【摘要】技術革新,信息大爆炸時代的到來,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技術的出現,給傳統報紙媒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挑戰,如何在新時期不被讀者遺忘,關鍵在於穩固並擴大受眾群體。穩固之關鍵在於提高報紙的質量。而報紙質量的高低取決於編輯人員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二者之間關係的協調。隻有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點才能發揮報紙優於其他媒介的優勢,在未來的媒介之戰中贏得一席之地。本文采用文獻分析法探究編輯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二者的辯證關係,並探討強化編輯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的渠道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文摘類報紙 主體意識 受眾意識

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帶來人與人之間傳播模式的變革。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的出現,無論從信息的豐富性上還是信息傳播的速度上都是傳統媒體無法與之匹敵的。這對傳統媒體的衝擊是不言而喻的。報紙消亡論再次成為業界爭論的話題。如何在新時期不被受眾遺忘是傳統媒體擺脫困境的當務之急。傳統媒體呼籲轉型,各大報社也在積極嚐試。滿足讀者需求成為轉型的突破口。然而一味的滿足讀者,造成了報紙品質的日益低下,“星腥性”新聞的泛濫遭到了讀者群體的唾棄。編輯人員在重視受眾意識的同時也應該強化自身主體意識,以期達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隻有實現二者之間的平衡才能編輯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新聞作品,文摘類報紙也不例外。

編輯的主體意識是指作為意識形態的新聞是從實踐中產生的,但是新聞原稿一旦進入編輯過程,編輯的頭腦就成了一個“加工廠”,通過編輯主體的選擇、評價、加工,然後才能成為作品,傳播於社會。而在這個選擇、評價、加工過程中,編輯那支或刪削,或補敘,或潤色的筆,總是受到一定的思想觀念所支配,不管編輯是否意識到了,區別隻在於不同的編輯主體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或者相同的觀念在不同主體頭腦中有強弱之分而已。上麵所說編輯的思想觀念,換言之就是編輯主體意識。

由於編輯的主體意識受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編輯的主體意識又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一、積極層麵

編輯人員通過對受眾心理的研究,尤其在突發事件中,由於消息傳播的不通暢,導致謠言四起。編輯人員首先需要思考這一言論傳播後給社會造成的影響是否是正麵的積極的影響。其次本著求真的態度,真實的報道事件本身,正確引導受眾輿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從而規避社會風險。

二、消極層麵

編輯人員如果隻一味的滿足受眾的非理性的需求,而忽視受眾的理性需求,以大標題大版麵來報道八卦新聞以吸引受眾的眼球,從而獲得經濟效益,這樣的行為無疑會自掘墳墓。短時間的確會吸引一部分讀者的關注,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但是常此以往,必然有損報紙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雖然我們跨入了所謂的厚報時代,但是報紙的版麵畢竟是有限的,“星腥性”新聞的大篇幅報道占用了其他信息的版麵,導致一些重要信息的缺失,造成目標群體的流失。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