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新聞如何本地化(2 / 2)

在寫作上,產業報道要跳出產業,寫到市場裏,寫到行業裏,寫出商機。宏觀經濟要寫在微觀上,聯係微觀事實,才能彰顯宏觀經濟的新聞價值。動態消息文字表達要簡練清晰,新聞點突出,邏輯關係要清楚,文字要經得起推敲,文章立論要準確。通訊報道要在深度開掘上下功夫,要深問一步、深想一步。要著力關注新聞本身意味著什麼,要有思辨色彩。要以專業視角,傳遞公共閱讀。寫作好比挖井,決不能還沒挖出水就走。

三、消費新聞親民化

消費新聞要貼近百姓消費,關注百姓生活。內容涵蓋百姓生活領域的經濟動態信息,動態新聞背後的趨勢分析。比如,淘寶網的興起,讓中國網絡消費市場成為一個消費亮點,由此引發了快遞業、團購、誠信、銀行安全等一係列的相關產業聯動,在策劃這類報道時就要時刻注意寫作的思辨性,要以消費者的視角去參與到新聞事件中,真正了解讀者需要的是什麼,體現出民生新聞注重服務性的特性,報道要走進市場中,做在價格上;走進百姓中,做在熱點上;走進熱點中,做在看點上。

四、財經新聞專業化

財經新聞內容要與本地的天交所、股交所、文交所等金融機構合作,做到要著眼於關注。在操作上,政策性新聞本地化落地,比如國家、地方各部位出台的相關政策等。要增加創富版塊,關注創富人物的心路曆程、創業艱辛背後的故事,小人物的大生意經。要突出成功的艱難、要起到勵誌示範。人物選擇最好在本地,但也不排除市內其他地區;股市新聞則要力求緊貼本地,要緊跟濱海新區版塊的上市公司的動態資訊;理財部分要緊貼實用性,關注銀行、保險的產品。這一部分報道內容既要符合新聞規範,又要兼顧客戶需求。要用新聞的語言,滿足百姓的需求。

五、企業新聞商機化

濱海新區是一個經濟功能區,僅企業就有6萬餘家,在做企業報道時要與新區企業對接。企業新聞報道要著力關注微觀。要多關注理念,要突出企業有悖常理的做法和創新點,文章要在一點上不遺餘力,挖地三尺,不要麵麵俱到。企業新聞要寫在市場上,行業新聞要寫在位置上。關注企業管理的逆向思維、雙向思維的做法,關注企業在新區企業在行業中的存在價值,目標是瞄準高新化、高質化、高端化企業。

(作者單位:北方經濟時報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