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芙蓉姐姐現象引發對網絡輿論的思考(2 / 2)

(2)傳統媒體報道典型人物的時候缺乏互動,他們隻是把一個人物完整地展現在受眾麵前,但無法讓受眾親自驗證、參與這個報道,更無法直接或間接地與典型人物進行溝通。即使設有互動環節的傳統媒體節目,也僅僅是通過讀者來信、熱線電話等方式讓受眾參與。這種方式不僅交流溝通機會少、交流內容有限,而且很難調動起受眾的積極性,也對受眾的交流溝通時間有一定限製。

(3)傳統媒體在製造輿論過程中,應該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實現多媒體互動。網絡的廣泛普及,我國的網民數量一直處於上升趨勢。且網絡作為新的媒介有其自身的一些優勢,是傳統媒體無法達到的。作為傳統媒體在報道中,可以借助網絡使自己報道的內容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

2、網絡明星製造輿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網絡明星作為一個新生群體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網民。他們是這個輿論推動群體中的主力軍,他們高度關注網絡明星的一舉一動,許多人甚至視他們為偶像。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網絡明星在製造輿論過程中有很多明顯的問題需要改正。

(1)網絡明星會發布一些裸露照片,滿足受眾的低俗心理。他們一些人的走紅方式趨於低俗、暴露。芙蓉姐姐的S型身材,極大自戀的語言可謂打響了網絡明星的第一炮。接著“木子美”以性體驗寫作出名, “流氓燕”以赤裸寫作和照片出名。這不但汙染了公眾的視覺, 更汙染了網絡文明。給我們本該健康、純潔的上網環境注入一些肮髒的東西,對正常的教育帶來了挑戰,影響了網絡的正常發展。④

(2)網絡明星的一夜成名對我國的傳統道德價值提出了挑戰。傳統的人生價值觀崇尚個人奮鬥,提倡通過勤勞工作一步步獲得社會地位與名望,從而實現個人價值。而網絡明星們打破了傳統的成功軌跡,他們既不是靠個人的勤勞,也不需要經曆漫長的成功道路,隻需要幾段獨特的文字、幾張怪異的圖片和幾段暴露的視頻,就能輕鬆獲得關注度,進而踏上成名、致富的星光大道。這對於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網民來說,就是一種誘導。他們喪失信息,迷失方向,希望一夜成名。

(3)“網絡明星”現象可能導致青少年喪失獨立人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認為,個體的成長中必須要經曆脫離父母、確立自我的社會化過程,而這一過程中,精神偶像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確立積極的偶像崇拜有利於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樹立奮鬥目標和增加精神支柱。但過分的偶像崇拜則導致青少年喪失獨立人格。一方麵,對偶像的過分迷戀可能使他們迷失自我,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 以偶像的喜為喜,以偶像的憂而憂, 凡事跟著偶像的思想走。⑤同樣,“網絡紅人”在網絡和現實生活中都有一大批的“粉絲”。為了捍衛自己的偶像,粉絲們在網上發貼炒作、拉幫結派甚至互相謾罵。比如“二月丫頭”的粉絲與她的反對者“倒二月丫頭派”,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激烈的口水戰, 導致網絡語言“汙染”嚴重,秩序混亂。在這個炒作漫天飛的網絡時代,很多網民是在根本不了解“偶像”的情況下就趨之若鶩地躋身粉絲團,好像不加入就稱不上流行時尚。因此,大眾的從眾心理在這裏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這種盲目性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自我獨立意識的又一輪缺失。

參考文獻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②崔朝陽,《“芙蓉姐姐”魅影下的網絡傳播》【J】.《傳媒觀察》,2005(10)

③梁迎梅、吳亞明,《“網絡紅人”引發的典型報道》【J】.《視聽界》,2010(1)

④李琦,《淺析網絡紅人的傳播效應》【J】.《傳媒觀察》,2010(11)

⑤王亞鵬,《“網絡紅人”現象剖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7(12)

(作者: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0級研究生)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