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越時代的電影(3 / 3)

三、主題的回歸與超越

通過《霸王別姬》這部影片,我們可以發現藝術家通過對具體的影像進程的鋪排、視聽語言的具體羅織和包括文學手段在內的多種藝術手段的綜合運用——所著力傳達出的影片內在的人文主題,人生的蒼涼,人性的多舛,人道的悲壯,人本的無奈,在經由任何一種講述所呈現出來的英雄末路的故事裏,均是殊途同歸的。電影《霸王別姬》整個敘述都涉及到英雄和反英雄的主題。電影的主題超越了電影的本身,並且產生了一種深邃的極具外延力的精神力量。這樣的精神力量在不同的曆史年代,都具有著相同的悲劇體現——那就是個體的傾力外延同大的時代環境所表現出來的停滯、沉悶、壓抑的特征之間的不可調和的劇烈衝突。這樣的衝突使得悲劇的主人公們麵臨的選擇非此即彼,充滿著悲壯的嚎嘯和淋漓的鮮血。一個人如果一味要做自己人生的英雄,始終掌握自身命運的主動權,在人類階段性發展過程中就必然會陷入富有悲劇性的選擇與承受的境遇?——這是由生命的曆程性特點及這樣的曆程中的墮滯與前進的二元性尖銳衝突的客觀實質決定的。這樣的衝突無處不在,延宕於生命的始終,充斥與人性進程的方方麵麵。

結語

影片《霸王別姬》反映的是中國史上一個災難深重的時代,它的創作實踐充分說明,電影時空的敘述觀念依然存在著無限的表現性天地。電影不單單是為了傳統現實主義式的封閉式故事結構所獨有的表現形式。在另外的更為廣闊的表現層麵上,電影的餘地還很大很大。影片展現了電影自身所獨有的假定性魅力。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也用成功的影像敘述昭示了這樣的可能性:即電影在本質上也同樣是假定性的。敘述故事不僅僅是電影的表麵,也終將衝破所謂“真實紀錄”的純客觀化,進入到真實的符合生命本體規律、充滿了人類普遍情感、具備精神力量內涵的藝術能量的天地裏。

參考文獻

①羅蘭·巴特 著,張寅德 譯:《敘事學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②克裏斯丁·麥茨 著,李幼蒸 譯:《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M】.北京:三聯書店,2002

③米克·巴爾:《敘述學——敘述理論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④若斯特:《電影話語與敘述》【C】.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⑤李顯傑:《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作者: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0級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