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縱橫
作者:梁雪萊
【摘要】《申報》是舊中國曆史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它之所以能夠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一定的影響,與當時的媒介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媒介生態係統需要其中的媒介群落間以及這些群落與大環境形成一個動態平衡的統一整體。《申報》在其自身的媒介係統中較好地處理了這樣的一個平衡關係,使其蓬勃發展。我們以史為鑒,當今的報刊想要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就需要審視自身的媒介生態環境,使其與整個媒介實現和諧發展,以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近代報刊 《申報》 媒介生態 和諧發展
《申報》是中國現代報紙開端的標誌。它創辦於1872年4月30日,曆經了清朝同治、光緒和宣統三個朝代,又經曆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各個曆史階段,《申報》前後曆時78年,記錄了從清末到民國近八十年間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麵的情況,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被稱為“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申報》之所以能夠在它所處的那個時代不斷蓬勃發展,取得不小的成就,並受到曆史的認可,與當時的媒介生態有著密切的關係。
媒介生態是指在一定社會環境中媒介各構成要素之間、媒介之間、媒介與外部環境之間關聯互動而達到的一種相對平衡的和諧的結構狀態。媒介之間的競爭和製衡所形成的結構體係稱為媒介內生態,而把媒介群落在社會大係統中的運動狀態稱為媒介外生態。本文將從“媒介生態”這一角度,結合屬於宏觀生態層次的的經濟生態環境、政治生態環境,和屬於微觀生態層次的自身係統環境,對《申報》的發展曆程進行分析,以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申報》。
一、經濟生態環境是促使《申報》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商品的大量傾銷,作為中外貿易主要集散地的上海,迫切需要有一種中文報刊為外商的產品做廣告。於是,由外商創辦的中文商業性報刊應運而生。這些中文商業性報刊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剛興起不久就成為上海報業的主流,《申報》是當時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
《申報》是美查創辦的一份中文日報。為了受到更多中國人的歡迎,美查毫不猶豫的將編輯大權交給了蔣芷湘、錢昕伯等中國文人,由蔣芷湘任主筆,何桂笙、錢昕伯、吳子讓等滬上名流協助蔣擔任編輯撰稿工作。在外國人所辦的報刊中,一直由中國人主持筆政的,《申報》是第一家。由於美查的苦心經營,短短17年後,《申報》改組為美查有限公司時已累積資本達萬兩,贏利是原資本的數倍。《申報》也成為當時全國最大,銷數最多的新聞紙。而雄厚的資本反過來又為《申報》日後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從最初的創刊與發展可以看出,創辦《申報》的直接原因就是當時大的市場環境的需求。而巨大的經濟利益不僅能夠驅使辦報者更加用心地經營報紙,而且為了報紙的生存和發展改變報刊思想,以期更好地迎合受眾的需求,從而滿足自身的經濟利益並能夠在整個媒介市場中站穩腳跟。所以說,經濟生態環境對《申報》的產生和不斷發展都起到了相當的促進作用。
二、政治生態環境對《申報》的影響
媒介生態是一個動態的係統,政治生態環境不斷演化發展,媒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作為外部大環境的“政府管製必然對媒介的選擇過程和適應行為產生重要影響,那些偏好較高政治風險的媒介,常常被強製排除。”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