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曲解還包括偷換概念。將對方談話中使用的概念借用過來,並賦予新的內容,也會產生幽默的效果。
偷換概念的另一種方法是“以偏概全”。對於範圍過寬或比較抽象的問題,隻用其中的一個方麵進行說明,既有利於回答難以回答的問題,又體現了幽默感。
有一次,一名新聞記者問蕭伯納:“請問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的區別何在?”這是一個範圍很大且很抽象的問題。如果要從理論上做出一個準確的回答,恐怕得費好大勁兒也不一定能令對方滿意。於是他說:“假如這裏有一瓶隻剩下一半的酒,看到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如果悲歎:‘糟糕,隻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觀主義者。”
在這裏,蕭伯納巧妙地使用“以偏概全”的方法,選擇了一個生動的事例,化大為小,回答得輕鬆自如,不僅頗有幽默感而且令人回味無窮。這與愛因斯坦用一個小夥子坐在火爐旁和坐在一名少女旁的不同感受解釋他的相對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4.雙關語式的幽默
“一語雙關”可謂是幽默最厲害的招式之一,它又不隻是“幽默”而已,同時還隱含了“智慧”的成分。“一語雙關”恰如其分,活脫脫地表達出對人及事的看法,除了使人們“不禁莞爾”或“哈哈大笑”以外,更是“機智人生”的呈現。
所謂雙關,也就是你說出的話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這句話本身的含義;另一個是引申的含義,幽默就從這裏產生出來。也可說是言在此意在彼,讓聽者不隻從字麵上去理解,還能領會言外之意。
利用字的諧音來製造雙關的效果,會顯得很有幽默感。
傳說李鴻章有一個遠房親戚,胸無點墨卻熱衷科舉,一心想借李鴻章的關係撈個一官半職。他在考場上打開試卷,竟無法下筆。眼看要交卷了,便“靈機一動”,在試卷上寫下“我乃李鴻章中堂大人的親妻(戚)”,指望能獲主考官錄取。主考官批閱這份考卷時,發現他竟將“戚”錯寫成“妻”,不禁拈須微笑,提筆在卷上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
“娶”與“取”同音,主考官針對他的錯字,來了個雙關的“錯批”,既有很強的諷刺意味,又極富情趣。
5.正話反說式的幽默
有一則宣傳戒煙的公益廣告,上麵完全沒提到吸煙的害處,相反卻列舉了吸煙的四大好處:一省布料:因為吸煙的人易患肺癆,導致駝背,身體萎縮,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麼多布料;二可防賊:抽煙的人常患氣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賊以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竊;三可防蚊:濃烈的煙霧熏得蚊子受不了,隻得遠遠地避開;四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這裏說的吸煙的四大好處,實際上是吸煙的害處,卻很幽默,讓人們從笑聲中悟出其真正要說明的道理,即吸煙危害健康。
這就是所謂的正話反說,說出來的話,所表達的意思與字麵意思完全相反。如字麵上肯定,而意義上否定;或字麵上否定,而意義上肯定。這也是產生幽默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秦朝有個很有名的幽默人物優旃。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擴建禦園,多養珍禽異獸,以供自己圍獵享樂。這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但大臣們誰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這時優旃挺身而出,他對秦始皇說:“好,這個主意很好,多養珍禽異獸,敵人就不敢來了,即使敵人從東方來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們頂回去就足夠了。”秦始皇聽了不禁大笑,並破例收回了成命。
他之所以能成功地勸服秦始皇,主要是使用了幽默的力量。他的話表麵上是讚同皇上的主意,而實際意思則是說如果按皇上的主意辦事,國力就會空虛,敵人就會趁機進攻,而麋鹿是沒有能力用角把他們頂回去的。這樣的正話反說,字麵上讚同了秦始皇,也足以保全自己;而真正的含義,又促使秦始皇在笑聲中醒悟,從而達到了他的說服目的。
6.巧妙解釋式的幽默
美國總統林肯年少在學校讀書時聰慧過人,有一次老師想難住他,便問:“我想考考你。你是願意回答一道難題呢?還是兩道容易的題目?”“回答一道難題。”“好吧,那麼你說,蛋是怎麼來的?”“雞生的。”林肯答道。“雞又是哪裏來的呢?”“老師,這是第二個問題了。”
老師想把林肯引入“雞生蛋,蛋生雞”這個糾纏不清的問題中,但林肯卻以巧妙的解釋避開了。
英國著名女作家阿加莎·克裏斯蒂同比她小13歲的考古學家馬克斯·馬溫洛結婚後,有人問她為什麼要嫁給一個考古學家,她幽默地說:“對於任何女人來說,考古學家是最好的丈夫。因為妻子越老他就越愛她。”
這一巧妙的解釋,既體現了克裏斯蒂的幽默感,又說明了他們夫妻關係的和諧。
上麵這兩則充滿幽默感的故事很好地說明了巧妙的解釋能產生很強的幽默感,即對原意加以巧妙的解釋而造成幽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