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杆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鉤掛,稱我江山有幾多。”
舉子們聽罷後個個都目瞪口呆,能做出如此氣吞山河之氣勢的隻可能是當今萬歲,於是,舉子們紛紛下跪拜見皇上。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領導很容易用語言表現出自己應有的氣勢來,而且這種表現在很多時候還是無意的。隻要你有領導的威信,就會在語言中自然流露出領導者的氣勢。
領導者的威信是群眾發自內心的對領導者信服的一種真實感情,是一種由衷的敬佩與信任,是領導者的言行對下屬的影響所產生的一種共鳴。樹立威信,領導者就應該在講話中要時刻注意下屬們尚未發現的問題,言談舉止中要有個人魅力,處處起表率作用。而且還要根據不同對象和不同環境發揮自己的講話技巧,切忌態度高傲,目中無人。要把接近下屬當成自己的目標,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
維護自己威信的語言藝術
領導者在下屬中的威信是由自己的言行樹立起來的。與下屬談話不是朋友之間聊天,如果與下屬談了一小時的話都沒有說出一句有決策感的話,那這場交談就是無效的。
一個沒有主見、被人左右的領導無法得到下屬的尊敬與服從。所以領導必須維護自己的威信,好的領導在與下屬交談時,應擺出兼收並蓄,取長補短、互相切磋、求同存異的姿態。碰到情況不是忙於下結論,忙於批駁對方,而是以姿態低調,但主導性很強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比如:
“你的意見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會怎麼樣?比如……”
“我的想法和你不同,我們可以交換一下意見好嗎?”
“嗯,讓我考慮一下,我們可以明天再談這個問題。”
這樣的話語不失威嚴而且易於被部下接受。
領導者的威信可以在平時的說話中得以體現,對於自己權限範圍內可以決定定的事,要當機立斷,明確“拍板”。比如車間工人上班經常遲到早退,不聽調配。對於這種違反紀律的行為就應果斷決定“停止工作,等崗留用。”如果下屬向領導請示某動員會議的布置及議程,領導認為沒有問題,就可以用鼓勵的委婉語調表達:“知道了,你看著辦就行了。”這種表述既給了下屬支持與鼓勵,也給了下屬行動的權力。
在與下屬談話時,應該讓下屬充分地把意見、態度都表明,然後再說話。讓下屬先談,這時主動權在領導一邊,可以從下屬的彙報中選擇弱點追問下去,以幫助對方認識問題,再談自己的看法,這樣易於讓對方接受。讓下屬先講,自己思考問題,最後決斷,後發製人,更能有利於表現領導的說話水平。
除了講話者本人的身份以外,講話的方式也十分重要。領導說話就要像個領導,一個會說話的領導不用出示名片,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說話方式告訴別人他的身份。
領導說話首先要言簡意賅、長話短說,因為作為領導,完全沒有必要事事向下屬解釋清楚,句子說得短一些,不僅說起來輕鬆,聽起來省力,吸引力也強。
領導一定要最後出場講話,說話時將重點放在後麵,愈能顯出所說的話的重要性。尤其中國人是最具有“重點置之於後”的心理因素的。所以領導不能搶著說話,越是最後說話越有權威。
領導要學會用幽默的風格講話。幽默的話,易於記憶、又能給人以深刻印象,正是自我標榜的商標。尤其在工作場合,一般是不適宜開玩笑,但是如果領導能夠恰當地開幾句玩笑,恰恰說明他的特殊地位。
領導說話一定要有條理,要吐字清晰,語速適當。在說話時要堅定而自信。力度要適中,注視著對方的眼睛,這樣才顯示自己是充滿自信和頗有能力的。如果講話時眼睛不敢正視,會使下屬覺得這個領導意誌薄弱,容易支配。
在會議時,領導說話開口前先等幾秒,等大家都望著你時再說。強調時一定要運用手勢,不過不可以指著下屬的臉晃動手指。講話慢而清晰,語言簡短,等於告訴下屬:“我有能力控製一切。”
應對下屬訴苦的語言藝術
當領導對有關工作、事務作出安排、指示後,下屬並沒有立即全力以赴地遵守、執行,而是向你訴苦,希望照顧和適應他的個別情況。這時就需要你果斷作出指令,確保工作順利展開。
1.堅持決定,絕不遷就
任何一名領導,在對有關工作作出安排時,都無法事事人人照顧周全。這時如有下屬訴苦,你就應從一個領導者的尊嚴和權威出發,堅持決定,不輕易改變,以確保政令暢通。
小李本是圖書管理員,工作清閑、優雅。有一天,領導卻突然對他說:“小李,以後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由別人來幹,你去辦公室,擔任電腦操作員吧。”小李很不情願,找領導訴苦,說:“領導,我對圖書館工作非常有熱情,對業務熟悉,但是對電腦一竅不通,也無熱情。而且自己身體不太好,難以勝任繁瑣的大負荷的工作。您還是讓我繼續留在圖書館當管理員吧。”領導聽後,態度明確地告訴小李:“這已經決定了,先執行吧,有問題以後再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