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避其鋒芒,冷靜處理
有些下屬得知領導的安排後,一旦自己不滿意,就會產生不滿的情緒,執意向領導訴苦,這時,你可采取冷靜處理的策略。
某單位一段時間事務陡增,人手短缺,領導想到了一直病休在家的小王。領導知道她需要多休養、多調理。但他覺得讓明明做一些輕微的工作比悶在家裏更有益於健康,於是決定讓小王上班。可是小王不能接受,感到有一肚子委屈要向領導說清楚。領導看出了小王的心情,一方麵熱情接待,另一方麵又采用岔開話題、打趣說笑等方式避開正麵衝突、淡化矛盾,進行冷處理。
領導的這種對策有利於因勢利導,贏得主動。
3.有理有據,耐心疏導
麵對下屬的“訴苦”,領導應首先講明自己作出決定的根據和理由,從而贏得下屬的理解和認同。
李琳被從原崗位調入宣傳辦。這本來是好事,李琳心中也很感激,但又有自己的苦衷:一是她對文字工作很不熟悉,怕辜負了領導的期望;二是她有一個隱情:宣傳辦主任與她素有隱隙,與他共事恐難有好的合作,所以去找領導訴苦。領導了解後告訴李琳說:“小李,我聽說你的文字很有基礎,隻要努力,完全可以勝任工作,至於主任對你態度如何,我已作過充分的了解,你的擔心是多餘的。”
至此,李琳的苦衷頓時煙消雲散,開開心心接受新的工作。
4.仔細傾聽,分別對待
領導要防止因維護自身的權威性,而表現出武斷情緒。要認真傾聽下屬的申訴,再對情況加以區別對待,可解釋的作必要的解釋、疏導,疏誤之處作積極的調整和糾正。
小於年輕有為,進取心強,領導有意培養他,便把小於列為下派幹部安排到艱苦地區工作。小於很樂意,但又有著難以言說的苦衷。他對領導說:“我同女友的戀愛關係正麵臨著挑戰,她的母親認為我太呆板、老實,不是理想的未來女婿。這個時候要是我又離開城市到鄉下工作,那我們將麵臨著更大的壓力。”領導認真傾聽了小於的苦衷,說:“原來你有這麼多的苦衷啊,這是我事先不了解的。但是組織上很想培養你呀,我看這樣吧,你不用去那麼遠的地方,去離這最近的縣城吧,這樣每周末可以回來嗎,你看怎麼樣?”
小於的領導從關心下屬的角度出發,做了靈活處理,既沒有違背原則,又照顧了實情,讓小於感激不已。
5.引用榜樣,激其鬥誌
當下屬向你訴苦的時候,你可以把別人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使命的事例宣傳給“訴苦”者,促其從狹隘的泥潭中跳出來,努力地工作。
小劉家在外地,來回往返很困難。但領導卻根據工作需要,把小劉安排在時間要求很高的崗位上,以致雙休日也難以及時回家。小劉為此向領導“訴苦”。領導一方麵對小劉表示理解,另一方麵又講了小王的事。領導說:“小王的丈夫因公辭世,一個女子帶著個才幾歲的女兒生活,但她卻克服困難,努力工作。要說她的苦比誰都多,可她從不提起個人困難。”
領導這一說,小劉心服口服,頗感慚愧,當即表示要努力工作,不負領導的希望。
消除下屬怨氣的語言藝術
領導者經常要麵對下屬的牢騷、怨氣。如果下屬的牢騷話有一定的道理,領導者應引起重視,如果下屬的牢騷話純屬爭一己私利,發泄個人怨氣,領導者也應做好疏導說服工作,不可聽之任之。那麼,當下屬發牢騷時,領導者怎麼說話才更恰當呢?
下屬有怨氣、發牢騷,往往情緒衝動,理智常常為感情所左右,此時較好的方法是采用冷處理的策略,這是一種緩兵之計,可以緩解矛盾,贏得時間了解真實情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某公司職工老張,在年終評比後找到人力資源部的李部長發牢騷,他情緒激動地說:“我們這些人隻會老老實實憑良心幹工作,不會表功。可是公司評先進也不能總是評那幾個‘榮譽專業戶’,我們這些老員工難道就不先進了嗎?”
李部長給老張倒了一杯茶,說:“老張,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等我了解一下情況一定給您滿意的答複。”老張見李部長這樣說話,氣消了一些,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了他的看法,同時彙報了他一年來的工作情況。老張幹的工作有一些確實是公司領導層不知道的,後來,李部長通過調查了解證明屬實,經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增加名額,把老張也評為先進員工,並補發了獎金。
發牢騷的下屬看問題的立足點往往隻在自身,缺乏全局觀念,往往比較片麵、偏激。部門領導對這樣的發牢騷者進行說服,可以運用兩分法,剖析事物的辯證關係,明辨是非,全麵地看問題,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別人,從而打開他們的心結。
某公司采購部員工劉先生在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評中沒有評為“優秀”,心裏不服氣,就找公司的陳經理發牢騷說:
“我一年來按時上班,風雨無阻,很圓滿地完成了公司的采購計劃,還為公司節省了不少開支,為什麼我就不能被評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