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的這篇《兄弟們長大》,在略帶調侃的幽默中,將三位兄弟的成長曆程娓娓道來。文白夾雜的語言,舒緩有致的行文節奏,輕鬆調侃的文風,對幾位兄弟性格與外貌的精準把握,使得這篇作品讀來妙趣橫生。譬如寫周二:“周二幼時模樣周正,黑發烏睛,靦腆少語。入學讀書,成績時好時壞,落差極大。老師說,他很聰明,就是喜歡和壞孩子廝混,受影響。”性格決定命運,周二的此種性格為他後來成長道路上的種種行為做了鋪墊與注腳,他喜歡憑借自己的那份小聰明與兄弟們施些小壞,且每每都有收獲。及至長大,這樣的“小聰明”便衍變為他的職業特長,而他的一句解釋則讓人忍俊不禁:“我能猜著壞人的心思——和我原來的心思差不多。”寫周三:“從小眼睛近視,小小的鼻子上架著一副七百度的眼鏡,身子細瘦,動作卻較常人快半拍,吃飯如搶,常遭訓斥。”寫周四:“周四很少穿新衣裳,總是不斷地鑽進哥哥們穿舊變小的衣服裏去,破衣舊衫,敞胸露懷,肚子從小就圓圓地鼓起,大冬天喝涼水,滿不在乎。”兩段肖像描寫,簡潔而傳神,鏡頭感十足,將周三、周四兩個性格迥異的男孩形象數筆勾勒而出。其間自然也隱含著對他們各自性格的暗示與刻畫。
輕鬆風趣又極富表現力的語言是這篇作品深得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作家滿懷著對眾兄弟們的深情,用半是欣賞半是揶揄的眼光來回憶他們從小到大的成長之路,下筆之處,寓兄弟真情於一份輕鬆調侃之中,讀來別有意趣。譬如他寫藏鞋的那個片斷:“周四顧不得放書包,一頭鑽進雞窩,翻找先前藏的回力鞋。結果,頭還在雞窩裏,哭聲已經悶悶地傳了出來——鞋被周二偷走啦!”正麵描寫的周四,其鬱悶與傷心之狀,側麵寫周二,其滑頭之狀,盡寓其中,如在眼前。寫周四總是穿哥哥們的舊衣,他寫“總是不斷地鑽進哥哥們穿舊變小的衣服裏去”,這樣的表達自是更加富有感情色彩,也更鮮活富有表現力。
對熱愛生命、敬畏大自然的周濤來說,來自西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匹馬,一隻羊,都可成為他筆下的寫作素材。作品《倉頂上的羊》表達的是作家對野生羊的禮讚,是對神奇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這是一個無意間從野生世界闖進人間社會的大角盤羊,在適應了村民的同時還完好地保留了它的天然習性。”那隻野羊對自己生命的自信與自豪,給身為縣委副書記卻被現實搞得一團亂糟的餘會全以深刻的啟迪。如何在現實的諸多無奈中堅守自己生命的底色,堅持自我的一份驕傲與尊嚴,或許是我們人類永遠都要麵對的一道命題。在這個命題麵前,大自然中的一隻野羊有時也可以是我們的老師。
而作品《清晨狗會》則在熱鬧紛繁的都市公園一角,掀開了對社會與生命的深層思考。公園原本是一個給大家放鬆娛樂的場所,一道禁狗令卻讓曾經人狗共處其樂融融的場景不複再見。“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誘發人類創造性的源泉。有些人怎麼硬是不能懂呢?”這樣的發問也便顯得尤其有力而有必要。
周濤多年的西部邊疆生活經曆,讓他有機會親密接觸西部邊疆的山水風光與風土人情,其筆下文字自有一種西部邊塞的遼闊雄健之美,他對生命的關注則又為其作品注入一種人文情懷。“周濤的散文都貫穿了一個大的主題——對生命的頌讚、崇敬和對生命本質的探索與參悟。”這一段對周濤散文的評價,可謂一語中的。周濤不愧為西部自然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