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傳真機的日常維護
(1)不頻繁地開關傳真機。否則會加速傳真機內部電子元件的老化,導致縮短傳真機的使用壽命。
(2)使用標準的傳真紙。如果傳真機的光潔度不夠,會造成熱敏頭和輸紙輥的磨損。
(3)不在高溫、強磁或強腐蝕氣體環境中使用傳真機,否則會影響傳真機記錄的印字質量,或對電子線路造成損壞、幹擾通話等現象。
(4)不傳真帶有裝訂針、大頭針之類的文件以及墨跡或膠水未幹的稿件,否則,硬物質會引起傳真機發生故障;稿件上的墨跡或膠水易弄髒掃描玻璃,導致傳真的效果下降。
(5)不在打雷下雨時使用傳真機,否則,雷電容易通過電話線損壞傳真機。因此在打雷下雨時要關掉傳真機的電源,將電話線插頭拔掉。
傳真機的主要技術指標
1.分辨率
分辨率又稱掃描密度,可分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是指垂直方向每毫米的像素點數。傳真機國際標準的水平掃描密度為8像素/毫米。垂直方向的掃描密度則可分為標準:3.85線/毫米;精細:7.7線/毫米;超精細:13.4線/毫米。一般中高檔傳真機均具有超精細功能。無超精細功能的傳真機在複印或發送時,對細小文字、複雜圖像的處理可能會丟掉某些細節,造成副本的可讀性不強。
2.有效記錄幅麵
有效記錄幅麵可分為A4(210毫米)和B4(252毫米)。有效記錄幅麵為A4的,其有效掃描寬度為216毫米;有效記錄幅麵為B4的,其有效掃描寬度為256毫米。A4幅麵每行為1728像素,B4幅麵每行為2048像素。B4幅麵的傳真機較適合於辦公室使用,可用於B4幅麵文件的複印與收、發傳真。
3.發送時間
發送時間指傳真機發送l頁國際標準樣張所需要的時間,發送時間一般在6~45s。發送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傳真機所采用的調製解調器速度、電路形式及軟件編程,中低檔傳真機的調製解調器速度最高為9600bit/s,可自動調節為7200/4800/2400bit/s;高檔傳真機的調製解調器最高速度為14400bit/s,發送時間最快可達6s。發送時間在9s以下的均為高檔傳真機。
4.中間色調
中間色調又稱灰度級,是反映圖像亮度層次、黑白對比變化的技術指標。傳真機具有的中間色調級數越多,其所記錄與傳輸得到副本的圖像層次就越豐富、越逼真。采用CCD作為掃描器的傳真機,其中間色調可達64級;而采用CIS作為掃描器的傳真機,其中間色調最多可達32級,一般均在16級以下。因此,對於經常需要對圖像信息進行傳真和複印的使用者來說,采用CCD掃描方式的傳真機當為首選,並且應選擇具有64級中間色調的傳真機。
本節“案例導入”中的小李打算用傳真的方式將資料傳給對方,他要做的是:首先把相關資料放入傳真機的進稿器上,然後撥對方的電話號碼。若占線,可重撥,直至撥通。等待對方“準備好”的回音,當聽到對方電話傳來“嗶”音信號時,立即按下“啟動”鍵,掛下話筒。此時資料會自動地進入傳真機並被發送給對方。
辦公室小王近期接到一個任務,公司領導讓他把某類產品的係列資料進行彙編。小王到公司有關部門收集電子資料,卻發現有些電子資料已經不存在了,隻有文本資料。要是把文本資料一點一點地打出來,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於是他想到使用掃描儀會快得多。請問如何使用掃描儀將文本資料轉化為電子資料?
一、掃描儀的分類
(一)按接口方式分
1.SCSI接口
SCSI接口的掃描儀需要一塊SCSI卡將掃描儀與計算機相連接(所需的SCSI卡一般在掃描儀中自帶),早期的掃描儀大都是SCSI接口。優點是傳輸速度較快,掃描質量高。缺點是需要開機箱安裝一塊SCSI卡,要占用一個ISA或PCI槽以及相應的中斷,安裝相對複雜,有可能與其他配件發生衝突。
2.EPP接口
就是打印口(並口)。與SCSI的掃描儀相比,速度較慢,掃描質量稍差;但安裝方便,兼容性好。大多采用EPP接口的掃描儀後部都有兩個接口:一個接計算機;另一個接其他的並口設備(一般是打印機)。
3.USB接口
USB接口是最新出現的接口形式。一般的ATX主板都自帶USB接口,老式的AT主板一般不帶(一些較新的AT主板上有USB的連接端口,但需另買連接線)。優點是速度較EPP快,可帶電插拔,即插即用;較新的USB掃描儀可直接由USB口取電,無須另加電源。缺點是舊型號的機器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