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淨室的出現和使用改變了這一局麵,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使用HEPA過濾器的正壓潔淨室帶來了無菌製造技術,利用潔淨服、麵具、防護鏡、手套和防護靴等各種防護工具,生產室的潔淨度大為提高,極大地改善了製藥企業的發展環境。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汙染率的要求也越來愈高,比如在針劑灌裝時,隻允許1/1000的汙染率。許多公司對要控製1/1000的汙染感到頭疼。在此情況下,隔離器應運而生。1985年,Baxter建立了數條帶隔離器的IV溶液的工藝生產線。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末也有其他人偶然使用隔離器,但使用隔離器的趨勢是從90年代初期開始的。
3 隔離技術及其特點
隔離技術因為應用的範圍較廣,所以也沒有確切的定義可以采用,隻是在不同行業中有不同的解釋。在製藥行業中,就是利用隔離設備將實驗材料和操作人員妥善分開,並且不影響藥物生產的一種技術。如前文所示,所使用的設備基本是以安裝隔離器為主。通過該設備,灌裝設備和使用者可以得到隔離,於是就避免了汙染的可能性。
現代的隔離器多為不鏽鋼框架支撐窗、手套、轉移站合格通風空調係統以及高效過濾器。氣流像一個活塞從上向下推進,又從隔離器底板被抽出。FDA允許氣流速度滿足ISO5級所要求的顆粒物和生物負載要求,而其他標準要求其速度達到90英尺/
min。既然隔離器內不會有人類脫落的皮膚顆粒物,而且隔離器特有的開啟操作(如鼠洞)在每立方英尺的範圍內隻有2~10個>0.5μm顆粒物的環境下進行,傳統的潔淨室一般都是在每平方英尺100個顆粒物以上的環境,但一些特殊的工藝如粉體灌裝操作最好是在低空氣流動速度下進行。隔離裝置內部通常會在關鍵點放置粒子計數器、微生物采樣器等裝置,實時對隔離器內部環境進行監控。
4 隔離器的滅菌係統
滅菌工藝需要尋找到最佳的循環時間。許多生化去汙劑都曾被使用過,目前92%的隔離器用戶都使用H2O2作為滅菌劑,優化因素包括以下幾點:係統溫度曲線,尋找冷點和熱點;化學指示劑測試,檢測蒸汽是否已經到了所有地方;生化指示劑測試,驗證隔離器和設備上微生物減少103。常用脂肪嗜熱芽孢杆菌,產品接觸部分減少106。
5 結語
有人說21世紀是生物醫藥世紀,這句話代表了一種方向,說明醫藥行業的發展將會比過去更為發達,創造的利潤也將會更多,從這個角度來說,好的生產技術就應該會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國內製藥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機遇,運用包括隔離技術在內的各種技術手段迎頭趕上,不但讓自身迎來更大發展,也可以帶動整個周邊產業的發展,這對於行業乃至國家來說都可謂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方偉忠.無菌製劑生產技術的發展——隔離技術[J].機電信息.2011,(17).
[2] 翁麗.無菌製劑藥品生產過程中的滅菌問題及方法[J].河北化工,2010,(8).
[3] 陳西勇,於淑渤,梁宏.無菌藥品生產發生微生物汙染的因素分析(上)[J].首都醫藥,2009,(6).
[4] 鄭珂.無菌製劑生產設備在線清洗與在線滅菌的重要性探討[J].齊魯藥事,2009,(5).
作者簡介:張啟陽(1965—),男,江蘇豐縣人,山東省醫藥工業設計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醫藥工藝。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