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救助倒塌廢墟表麵被困者:
在沒有明顯的倒塌征兆和疏散時間的情況下,建築物倒塌可能造成不同程度地埋壓眾多人員。在現場偵察完成後,或現場條件和施救力量允許的情況下,在現場偵察的同時應立即展開對倒塌廢墟表麵上被困人員的救助,使其盡快脫險。一般情況下,這些被困人員僅是被倒塌物局部的擠壓住了,甚至是跌落在倒塌廢墟的上部因無逃離途徑而被困,因此,救助時提供些相應的幫助就能使其脫險。然而,他們可能因受驚嚇而茫然失措,救助時需要正確地指導,避免因盲目行動而再次遭險。
同時,現場指揮員應指派專人負責對這些剛脫離險境的人員進行清點和相關信息的登記;如果時間和情況允許,還應該細致地詢問倒塌前脫險人員所處的位置,以及知道的其他受害人當時所處的位置,以便估計那些失蹤人員可能被埋壓的位置和確定後續的搜尋與挖掘工作。對於受傷者,要及時安排運輸車輛送院治療,並做好已送院傷員的記錄,避免因疏忽漏記造成後續對已脫險的人員進行不必要的現場搜尋工作。因此,現場施救過程中的人員清點、登記和詢問工作必須進行,且要高度重視。
(6)搜尋倒塌廢墟內部空隙存活者:
建築物倒塌後,在其廢墟內部會存在一些空隙或狹小空間,這是受害者可能生還的唯一部位。因此,要盡最大可能地拯救受害者的生命,必須首先及時分析和判斷廢墟中可能存在的生存空間的部位,並進行生命的探尋。
在倒塌廢墟表麵受害人被救後,或到場力量充足條件下,在施救的同時,就應該立即實施倒塌廢墟內部受害人的搜尋。有火災的倒塌現場,煙火同樣會很快地蔓延到各個生存空間,搜尋人員最好攜帶一支水槍,以便及時驅煙和滅火。搜尋到了受害者,還應及時提供其空氣呼吸,並附帶連一根救助引導繩,以便隨後的施救工作。
(7)清除局部倒塌物,實施局部挖掘救人:
為了探尋和清理直達被埋壓者部位的便利通道,以便實施挖掘救人,應有選擇地進行局部清道和挖掘工作。它可能涉及壓擠在生存空間上倒塌物的搬移、大塊樓板或牆體的挖洞、建築鋼筋或梁柱的切割、現場不穩倒塌殘物的臨時固定等。如果此前對受害者被埋壓位置不清,該項工作就會很盲目,且易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因為對現場廢墟上倒塌物的清除都可能觸動那些承重的不穩構件,引起現場的二次倒塌。因此,實施這項工作前要製定初步的方案,行動要極其細致謹慎,要盡可能地選派有經驗或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承擔此項工作。
(8)倒塌廢墟的全麵清理:
在確定倒塌現場再無被埋壓的生存者後,才允許進行倒塌廢墟的全麵清理工作。這項工作應在現場指揮員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因為需要社會其他部門的協同配合,需要使用大型工程機械。有時,全麵清理工作還得在仍有未找到失蹤者的情況下開始,但是,前提是倒塌廢墟內部所有可能的生存空間都已搜尋過,並且經過各個生存空間的局部清理和挖掘已確定沒有可能的生存者。在現場沒有火和煙的條件下,使用搜救犬可有助於這項判斷工作,以及生存者被埋壓位置的定位。使用搜救犬時,對指定的搜尋區要進行嚴格的警戒,使人群盡可能地遠離現場。全麵清理工作涉及清理任務和區域的劃分、清理的先後次序、挖鏟搬移廢物臨時集中場所的確定、裝運拉離現場前的貴重物品和可能失蹤者遺體的搜尋檢查等。
2.人員搜尋
(1)組織搜尋隊伍:
派出有經驗的精幹搜救小組,實施現場被埋壓人員的搜尋和救助。搜救人員進入現場前必須做好個人的安全防護,攜帶必備的通信器材,搜救繩索,輕便照明和小型破拆器材。搜救小組有時也有必要多帶些備用空氣呼吸器具,以備在缺氧空間供被尋找到的被困人員使用。
(2)搜尋方法:
救援人員在進入倒塌廢墟進行搜尋的過程中,要注意人們爬動的痕跡及血跡,可能找尋到已經受傷或筋疲力盡的被困者。遇有被埋壓人員,要利用生命探測儀或搜尋犬,或采用聽、看、敲、喊等方法,尋找和確定被埋壓人員的具體位置。
(3)搜救重點:
搜救重點應放在被困人員可能的生存空間上。對於建築物倒塌,構成生存空間的多為樓板、桁梁、牆體等,按其形式主要有四類:單斜式、V字形式、多層間夾式和無規則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