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安全生產日常管理(5)(2 / 3)

④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並應裝有帶壓力、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

⑤應有緊急切斷裝置。

⑥儲存時間不宜太長,並注意添加穩定劑。

(3)三氯化磷、四氯化鈦:

①應有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檢查淋浴和洗眼設備是否完好、有效,保護距離是否在有效範圍內。

②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

③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並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重點儲罐需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④應有安全警示標誌。

4.有機過氧化物:過氧乙酸

①避免直接接觸過氧乙酸,操作人員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具。

②應與還原劑、堿類、金屬鹽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

③應專庫儲存,專人保管,儲存於有冷藏裝置、通風良好、散熱良好的不燃結構的庫房內。

④注意儲存的量不宜過大,尤其要注意儲存時應該采用塑料容器,而不能用玻璃瓶等膨脹性較差的容器儲存過氧乙酸。

⑤儲存過氧乙酸的容器應當留有不少於5%的空隙,防止液體蒸發膨脹造成容器爆裂,嚴禁使用鐵器或鋁器等金屬容器盛裝存放。

⑥新采購或剛經過運輸的過氧乙酸不宜立即使用,應當靜置至少30分鍾以上。

5.氧化劑:硝酸銨

①禁止將油和氯離子帶入硝酸銨溶液係統。

②防止熔融液噴濺到人的身體上,否則會導致接觸部位嚴重燒傷。

③必須定期將機械上(尤其轉動與擦油部分)所沉積的硝酸銨和油等除去。

④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酸類、活性金屬粉末分開存放,切忌混儲。

⑤儲存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動、撞擊和摩擦。

完善工藝流程安全管理製度

1.製定安全生產規章製度的要求

在製定安全生產規章製度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2)搜集和研究法律、法規和標準。

(3)結合經驗製定條款。

(4)關鍵條文要經過技術試驗和技術鑒定。

(5)堅持先進,摒棄落後。

(6)不斷更新和補充完善。

2.科學製定安全生產規章製度

(1)明確範圍對象:確定所要建立的安全生產規章製度的對象、範圍。

(2)製訂計劃:明確建立新製度的目標和時間進度。

(3)搜集和研究相關信息:

①與本單位建立製度相適應的現行、有效的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②本單位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以及所采取的預防控製措施及運行情況。

③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包括:作業環境、設備、人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4)擬訂條款:在符合國家法規、標準的前提下,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以往行之有效的經驗、辦法,擬定條款,各條款細節翔實、無歧義。

(5)廣泛征詢員工意見,必要時,經安全委員會逐條討論。

(6)修改完善:根據討論結果適時修改。

(7)審批頒布:按本單位程序審批後,以文件的形式頒布實施,並進行宣傳。

(8)執行並不斷完善:將實施過程中規章條款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缺陷,形成反饋意見和建議,提交規章製度製定部門,並不斷地修改、完善。

四、防護用品的管理

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

防護用品主要有:

(1)防塵用具:防塵口罩、防塵麵罩。

(2)防毒用具:防毒口罩、過濾式防毒麵具、氧氣呼吸器、長管麵具。

(3)防噪聲用具:矽橡膠耳塞、防噪聲耳塞、防噪聲耳罩、防噪聲麵罩。

(4)防電擊用具:絕緣手套、絕緣膠靴、絕緣棒、絕緣墊、絕緣台。

(5)防墜落用具:安全帶、安全網。

(6)頭部保護用具:安全帽、頭盔。

(7)麵部保護用具;電焊用麵罩。

(8)眼部保護用具:防酸堿用麵罩、眼鏡。

(9)其他專用防護用具:特種手套、橡膠工作服、潛水衣、帽、靴。

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與發放

1.發放管理

(1)安全部門負責:

①向使用部門提供防護用品用具的使用標準。

②監督檢查防護用品用具使用標準的執行情況。

③監督防護用品用具的質量、使用和保管情況。

④對防護用具(如氧氣呼吸器、過濾式防毒麵具等)的使用人員組織培訓與考試。

(2)采購部門負責:

①對已發布國家標準的用品用具,按國家標準采購、驗收、發放、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