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組織全班員工麵對“全家福”照片牌板進行安全宣誓。
8.親情文化凝聚和諧團隊
(1)公司要積極打造“親情文化”,充分發揮家屬第二道安全防線作用。寫一句親情寄語、寄一封家書,深入班組開展安全宣傳、慶功演出,常講安全課,勤吹枕邊風,使之成為員工安全的“護身符”。
(2)積極開展班組“民生日記”活動。所謂“民生日記”,就是設在班組活動室的一塊記事板,專門記錄員工家庭生活中的為難事。在生活中講親情,多關愛,讓班組像家一樣溫馨和諧,也使員工消除後顧之憂。
四、如何從“要安全”到“會安全”
如何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和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
“要我安全”是一種被動的安全觀,而“我要安全”是一種主動的安全觀。
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就是從被動轉變為主動,把指標變成大眾的意識,把被動防護變成基本意識的防護。
“安全生產沒有終點隻有起點!”各班組必須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使全員參與安全生產,齊抓共管。“安全”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永恒的主題,而我們要做好安全生產,就必須從“要我安全”的思想中轉變為“我要安全”。
1.“我要安全”不僅在於知道,關鍵在於行動
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丟掉“安全”兩個字,在一線工作的員工,都知道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地穿梭奔馳著,非常不安全,所以我們在施工作業時要認真、規範地擺放好施工牌等安全防護措施。我們要知道,上級領導要求我們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是關心我們員工,對我們員工負責的一種體現。而單位要保證安全生產,則需要我們全體員工發揚主人翁精神,真正樹立起“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安全理念,從被動接受的“要我安全”轉變為積極主動的“我要安全”。
2.要樹立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上班前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使用機械、機具要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發現異常及時整改;下班後要注意休息,養足精神,勞逸結合。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工作中存在各種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工作中頭腦要保持高度警惕,時刻把安全放在心裏,在思想上不要存在麻痹和僥幸心理,不要認為這些事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次兩次可能避免,時間長了,誰都不敢保證事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在生產工作過程中,我們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製度,把安全生產落實到行動中去。
所以說,企業製定措施,提升職工安全意識,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是安全生產執行力由強製性到自覺性的一次質的飛躍。
如何從“我要安全”轉變到“我會安全”
我們不但要有“我要安全”的意識,還要學會“我會安全”,我能安全。在員工意識到“我要安全”的同時,還必須實現“我會安全”,才能從事故源頭控製不安全行為,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
如何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安全保護意識,實現從“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的根本轉變?
1.完善安全管理規章製度
(1)企業每年都要對管理規章進行一次修訂、完善,並建立補充各類記錄台賬。
(2)企業要全麵開展安全運行內審工作,有計劃、有頻次、有步驟地逐條進行審計。對安全運行中發現的問題不隱瞞、不回避,及時提出限期整改意見,隻有對整改的問題做好跟蹤落實,才能大大提高安全運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