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平家物語》中看日本女性的無奈與曲折(2 / 2)

三、透過《平家物語》中女性境遇看日本女性的無奈與曲折

日本戰敗以前,《平家物語》等軍機文學用來宣揚國粹主義、民族精神以及武士精神的武器。在《平家物語》中的其他部分,赤裸裸的揭示了戰爭、紛亂給人們、給民族、給國家帶來的悲傷與災難,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反戰觀念。這主要是由於這部作品完成在戰爭結束後的和平年代,作者對戰爭的深刻反思下決定的。與男性直接參加戰爭不同,戰爭帶給女性的荼毒無法通過戰場上的正麵交鋒去描寫,但是,側麵的生活遭遇、情感描寫,則更能打動人心。比如說,在文章中,平維盛與妻子之間的生死別離,因為尋找不到妻子的下落,丈夫自盡的悲劇,就是對戰爭最無奈、最悲涼的描寫。另外,平通盛的妻子小宰在得知丈夫死訊之後,苦等不歸,最後自溺而亡。在平家最後的戰敗中,平時子不願意被抓去做俘虜,抱著小天皇跳海自盡。在那個年代深受日本天皇的寵幸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可與由於女性的社會地位,導致其愛情的悲慘結局。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中,即便兩情相悅,也難逃被扼殺的命運。在險惡的人心麵前,雖然葵姬沒有做無所謂的抗爭,也沒有埋怨命運,而是通情達理的為別人考慮。後來得幸的小督雖得到了天皇的保護與愛惜,但愛情也以悲劇而告終。在外部強大的壓力下,他們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不得自己做主。在戰爭中,女性隻能是最無力、最無奈的受害者,通過無奈與曲折,將他們的悲涼命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在《平家物語》中還有一些非常突出的人物形象,雖然他們不是武士,但是對於爭名奪利、貪生怕死的武士起到了反襯作用。

結語:

在這部描寫平家與源家長達半個世紀的政權之爭中,刻畫了眾多的女性形象。在特殊的曆史時期,日本女性一直處於從屬與無權地位,在從《平家物語》中關於日本女性無奈與曲折的境遇,正是社會局限性與戰爭帶給女性的最大荼毒。

參考文獻:

[1]李芳.論佛教對日本文學審美趣味的影響一以《平家物語》為例[J].外國文學研究,2010(01).

[2]申非,周啟明譯.平家物語[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12).

[3]李英武.《三國演義》與《平家物語》藝術特色之比較[J].東北亞論壇,2009(11).

[4]日下力.《平家物語》的曆史意蘊[J].日本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