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春,進入軍事教育團學習,校舍在濟南市南營房。擔任教育團的團長叫童玉振,中將軍銜,屬西
北軍馮玉祥的部下,人稱外號;‘小諸葛’。此人好學,很文雅,年齡有五十多歲,身體強鍵。在體育項目
上功底很厚,特別是在單杠、雙杠上的技能更是技高一籌。團以下設三個中隊,一中隊長,姓何名誌斌。少
校軍銜,原先在馮玉祥將軍的衛隊營當營長。此人的學術很廣泛,除了體育運動,武術也很精湛。一個中隊
的人數是一百二十名,住一棟樓房,中隊以下設三個分隊,分隊以下設三個班。班長由中隊長指認,具備軍
事基礎常識的人優先。學習開班後,學員們先學正步走,俗稱拔慢步。這項運動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初學一
個月,學員們的腿部感到腫疼,三個月後方習以為常。緊接著,演習各種隊形;縱隊、橫隊、齊步、跑步、
集合……。在課堂上;由教練講課,先向學員們傳授軍事術語、口令、軍號聲表達出的各項指令……。往後
就是要認識各種武器;特別是對現實戰場上所使用的常規武器,要會使用、維修……。在操場上,要演練各
項軍事課目;射擊、投彈、拚刺、軍體拳、對打、直跑越牆、石城、木城、木馬……。半年後;到野外模擬
戰場實彈演習。全付武裝,向某個高地進攻,在接近目標三百米時,連以下各排展開,二百米時,排以下各
班展開,到三十米時,教練一再強調;這是生死線,成敗在此一舉。一定要發揚一鼓作氣猛衝猛打的大無畏
精神,猶豫不決,兵家之大忌。
在講堂上;教練講;軍事方略、戰術、也講大兵團作戰的行動方案;如部隊在行軍中,團以上要設前衛營,
前衛營要設尖兵排、尖刀班、尖兵及斥候。如遇敵情,尖兵排要盡全力阻擊。同時,也講述出奇製勝的戰
術,靈活機動的運動戰……。在軍營基地,軍訓時期,每天淩晨學員們持槍,身負二百發子彈、四枚手榴
彈、全付武裝越野跑步十五公裏回來吃早飯。飯後出操。每天兩次講堂;主要講理論;陸、海、空三軍配
合協調作戰,各兵種的隊伍要服從命令,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教育團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月
有月考,各項學習的理論課目、平時訓練的體育課目、軍事課目;都得考評過關。單說單杠這一項,要求
學員在單杠上,雙手抓緊,要蕩起,達到大輪環;俗稱,‘轉起來’。在軍訓時期,韓複渠每個星期到校一
次,在講堂上,講曾胡治兵方略,有時還要學員們記下;章節、語錄。凡是教育團的學員,服裝、被褥都是
供給製,髒了都的自己洗。起床後,被子疊的整整齊齊,像木板似的,角棱分明。居住的宿舍,要保持非常
的清潔衛生。在日常生活中,禁用煙酒。學員們通過學習軍事,不光練就了鋼筋鐵骨般的身體,也養成了生
活自理的習慣。在講堂上,教官強調,時代在發展,軍事武器在不斷的升級、更新。日本這個國家的軍隊,
把戰鬥力的重點,放到了以‘班’為基本單位。班裏都配備了機槍、手炮,比原來的排配備的還要強。現時
的日本已成為軍國主義國家,軍隊裝備優良,軍人訓練有素。每一名士兵都要學習,隨身攜帶的步兵操典,
打起仗來有規範要求,因此,戰鬥力比較強。我們的訓練是有針對性的。
一九三六年春,中央下達命令;‘山東省的高中、大學的應界畢業生,集中在濟南市南營房,接受三個月
的軍事訓練,期滿考試合格,方可領取畢業證。’隨著命令的落實,受軍訓的學生源源不斷的來到……。當
時我們這些在教育團的學員,都充當了教練,並且擔任各班新學員的班長。軍訓開班了,逐步的,循序漸進
的走向了正規軍的訓練標準;各項科目,都是高標準,嚴要求。當班長的,要以身作則,與新學員同吃同住
。紀律嚴明,訓練刻苦。一切行動服從命令,見班長要行禮,說話要立正,逐級貫徹執行。隻要入了軍訓;
像緊螺絲一樣,一絲比一絲緊。這次學生軍訓,趕上了非常時期,是戰爭的需要。學生都有愛國之心,都努
力的去完成各項科目,他們從校園走來,都有一定的訓練基礎,因為,在校園裏都有體育運動。雖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