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內部控製環境
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製的重要基礎,是對建立、加強或削弱內部控製係統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包括價值觀、管理理念、管理風格、企業文化、員工信念、道德觀念、公司結構、資源配置、內部監督、責權分配、管理製度等能夠為內部控製建設提供保障的因素。環境要素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企業要把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製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使內部控製成為企業管理的文化,成為企業管理的中心內容。
(二)建立風險評估機製
在複雜的市場競爭中,風險無處不在,增強企業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十分必要。風險評估是企業實施內部控製的重要環節,是發現和分析對達到目標有影響的過程,風險評估流程包括目標設定、風險識別和評估、風險應對和識別、傳達會計製度及變化四要素。由於市場變化、世界經濟波動、政策變化、監管和經營條件的不確定性,因而還要對風險進行適時調整。
(三)進行嚴格控製活動
控製活動是企業實施內部控製的重要手段,是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保證管理層的指令得到貫徹執行的政策和程序,遍及企業所有層級、環節和地點,是一個動態執行的過程。主要有職務分離、權限劃分、授權審批、財產保護、預算控製、運營分析、績效考評、會計係統等及其關聯活動。企業必須製定控製的政策及程序並予以執行,以幫助管理階層保證其控製目標的實現。
(四)暢通信息溝通渠道
信息和溝通是企業實施內部控製的重要條件,是企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製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換,信息越準確,溝通越及時,決策層越能夠有效控製風險,維護企業持續發展的局麵。
(五)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是企業實施內部控製的重要保證,是企業內部控製能否正確執行及執行質量好壞的一項監管活動。通過持續性監督和定期性評估,可以發現內部控製缺陷,改善內部控製體係,促進企業內部控製的完善並趨於合理,提高企業內部控製執行的效率及效果。
總之,企業必須在資源整合的同時,著手進行內部控製研究,建立完善的內部控製體係,以預防整合風險、管理風險、控製風險,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目標、財務報告目標、合規性目標和社會責任目標。
【參考文獻】
[1] 企業內部控製編審委員會.企業內部控製主要風險點、關鍵控製點與案例解析[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
[2] 羅勇,李厚喜.企業內部控製手冊[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9.
[3] 邱少林.試論我國企業內部控製[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6).
[4] 劉輝.國有煤炭企業內部控製現狀及對策[J].煤炭經濟研究,2009(8).
[5] 裴旺.淺議煤炭企業內部控製[J].山西科技,2009(1).
[6] 張敏敏,李翕然.煤炭企業內部控製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8(2).
[7] 陳玉英,王玉香.煤炭企業內部控製實施的重要性[J].中國礦業,2009(12).
[8] 趙海龍.煤炭企業實施內部控製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0(11).
[9] 塗子興,張轔,周延虎.煤礦精細管理[M].煤炭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