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監控
首先,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工作的審查。內部審查對企業會計的作用不僅表現在監督方麵,還有助於會計加強對企業內部管理的控製,借此來達到改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高企業工作效益的目的。同時,企業內部審計應該得到上級領導的足夠關注與重視。這種監督作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達到改善財務管理效率、實現財務監控的目的。
其次,建立和完善內部財務控製製度。嚴格的內部財務控製可以強化企業內部的財務監督,規範企業財務監控工作,保證財務信息的質量。
最後,實行分權管理製度。企業的管理高層不可能對企業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都了解,也不可能為所有的部門製定工作製度和決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充分放權,實行基層經理管理,減輕高層壓力,增強部門工作效率。
(四)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增強企業內部合作與對外競爭的統一
市場經濟風險性較大,處於其中的各個企業都有可能承受經濟損失,因此,企業必須重視風險管理,建立合理的風險觀念,增強企業的行業競爭力。作為企業的財務人員,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樹立正確的風險觀,有預見地采取各種風險防範措施,以便應對不確定變化,把企業可能承受的風險損失降到最小。為此,財務人員要做到:首先,樹立全麵的信息觀念。財務人員必須全麵收集與財務工作相關的信息,準確、及時作出判斷,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依據。其次,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財務決策的製定要考慮到對企業的長遠影響,在追求利潤的同時,要對其即將麵臨的風險進行適當的估計,合理地安排企業的財務結構,保證經營資金的充足。再次,要克服財務決策的短期行為,注重企業穩健、可持續的發展。最後,培養理性的風險觀念。企業財務管理的環境變化較快,作為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要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係統,學會識別風險並防範風險,把可能發生的風險降到最低。加強財務管理,促進企業內部合作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前提,它們都以增大企業的價值為目的,兩者是統一的。
三、結語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企業的需要,因此,企業要不斷尋求和嚐試新的管理辦法,加強和鞏固企業財務管理體係,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研究和借鑒其他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但不能“拿過來”就用,要看到其中的亮點,再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需要,製定適合的財務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愛麗.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J].財經界,2010(4).
[2] 胡千惠.企業的財務風險與現狀[J].經濟管理,2009(1).
[3] 薑莉.文化向度與空間經濟增長[J].經濟學家,2010(5).
[4] 黃麗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特區經濟,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