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經營策略
作者:宋潤梅
【摘 要】 麵對煤炭經濟下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利潤最大化,成為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文章指出要提高煤炭企業經濟效益,主要有以下途徑: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理念,抓好安全生產;抓好煤質管理,拓展市場,做好銷售工作;節支降耗,減少成本費用支出等。
【關鍵詞】 煤炭企業; 經濟效益; 精細化管理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經濟效益是衡量企業經營活動成果最直接的體現,所以企業應以生存、發展、獲利作為管理目標,想方設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當前麵對煤炭經濟下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效益最大化,成為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是企業最大效益的理念,抓好安全生產
由於煤炭行業開采的特殊環境,較之其他行業受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五大自然災害的影響嚴重,不安全因素較多,所以說煤炭企業的安全管理更為重要。安全生產是煤炭企業管理的重心,是企業效益的保障。企業的效益主要來源於煤炭生產,如果沒有安全作保證,生產煤炭就是一句空話,那就談不上經濟效益。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有了保證,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秩序才能有保證,從而發揮極大的社會效益。
安全是各項工作的基礎,產量是企業效益的保證。煤礦企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合理、正規循環地組織生產作業,抓好安全生產。
二、抓好煤質管理,拓展市場,做好銷售工作
確立“用戶至上,質量為本”和“誠實守信,合作共贏”的營銷理念。質量是產品的生命,提高煤炭產品質量是企業開拓市場、增強自身競爭能力、提高效益的途徑。目前,煤炭市場形勢正在發生大的變化,進口煤炭大量湧入、南方水電滿發、電力冶金企業持續虧損、出口繼續大幅度下滑,消費增長也開始回落,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因此,加強煤質管理,擁有市場份額成為重中之重。
麵對激烈競爭的煤炭市場行情,應把“全員全過程抓煤質增效益”觀念貫穿於煤炭生產的全過程,加強煤質管理,從源頭抓起,防患未然。礦井方麵要優化采煤工藝,科學合理布局,最大程度減少地質構造對生產的影響,嚴格執行分打分裝製度。井下設定垃圾點和專用垃圾車,對垃圾進行100%回收。洗煤方麵要抓技術改造、抓裝車係統改造,嚴格工藝、過程管理、合理配洗,努力提高洗煤產品回收率。同時對煤質“采樣、製樣、化驗”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督,做到從細從嚴,確保煤質指標的準確性,為銷售和客戶提供可靠依據。
在煤炭營銷工作中密切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變化信息,通過市場調查、業務洽談、兄弟單位的走訪等方式與途徑建立信息渠道,對市場動態隨時跟蹤把握,並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和發展趨勢,大膽進行預測並適時作出銷售策略的調整。在煤炭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兼顧新老客戶的關係,從長遠考慮,想方設法保證用戶需求,按照重點用戶優先發運,非重點用戶按比例兌現的原則,做到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當煤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一是進廠入戶跑市場,充分了解市場行情;二是調整策略“搶”市場;三是發揮優勢“擴”市場。市場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出發點和歸宿,麵對競爭激烈的煤炭市場,努力占領市場份額是舞好煤炭銷售這個“龍頭”的關鍵。
三、合理組織生產,節支降耗,注重精細化管理
節支降耗、降低成本始終是搞好企業的永恒主題。成本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競爭能力的強弱、盈利能力的大小。降低成本是對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麵、各個環節的控製,應把成本管理、成本控製作為提高經濟效益的主攻方向。
(一)依靠技術,優化設計,走集約化發展之路
生產方案設計是煤礦成本水平的先決條件,當巷道布置、設備選型、開采、掘進工藝等技術方案確定後,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成本大體已確定。生產過程的成本控製僅限於減少浪費、降低消耗、節約支出等,對因技術不合理造成的成本偏高,則無能為力。在有的礦井生產中,曾因修改工程設計、改進方案而為礦井節約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的實例,直接創造出很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全力把住工程優化設計關。首先,在開采方案的設計上要反複論證,優中選優,充分考慮利用現有係統,降低工程造價,特別在老礦的開采設計上,根據戰線長、環節多的特點,重點在收縮老區、簡化係統,實行合理集中生產、降低通風、排水、供電、提升等固定成本費用上優化設計。其次,煤礦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想使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走集約化發展生產之路,通過科學合理組織生產,提高單產、單進,抓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和高產高效隊伍建設,大力提高礦井日進、日產和工作麵單進、單產水平,減少礦井工作麵個數,減少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