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附錄5:五十年前老上海的三次公關活動(1)(3 / 3)

在這樣的背景下,宋慶齡曾於1949年兒童節,在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百一店)四樓畫廳,舉辦過為期一周的“三毛生活展覽會”,展出張樂平的三毛原畫作,並借此募款幫助流浪兒童。當時宋慶齡所主持的中國福利基金會已沒有錢,也乏捐款,於是在上海發起一場“三毛樂園運動”。當時紙幣已貶值,要幫助一名“三毛”每月需銀洋三元,隻要是願意讚助“三毛”的人,都可成為“三毛樂園會”的普通會員;願意讚助五名以上“三毛”的人,就可成為榮譽會員。宋慶齡希望在4月底前,能夠吸收到500名會員,也就是說,將有500名“三毛”可望受惠。

既然有了目標,就要有一個吸引人的手段來達到目標,於是宋慶齡征得張樂平的同意,請他以原作舉辦展覽會,畫家並為此精心趕畫了三十多幅三毛水彩畫。剩下的,就要靠宋慶齡女士的公關手腕了(注:此處所說公關手腕絕非交際手腕)。

宋慶齡先於3月下旬在一個弄堂裏舉辦了一個預展,舉凡張樂平、中國女高音,外國女舞蹈家及文藝界人士等均受邀出席,並拍照留念。幾天後,宋慶齡又假彙豐銀行大廳(現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專門為上海的外國友人舉辦一場三毛特展,並親自出席。她先請張樂平上座,然後坐到畫家旁邊,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即席向外賓介紹了張樂平,同時自兼記者以一口道地的上海話親切地問畫家是啥地方人?

家裏有幾個人?哪能想起畫三毛來的……當外賓或媒體發問時,宋氏更化解畫家不諳英語的尷尬,親自翻譯雙方的問答。漸漸地,張樂平不再覺得拘束,與外國記者侃侃而談。結束時,宋慶齡更當眾向畫家表示感謝,謝謝他的辛苦,“為救濟流浪難童做了件大好事”。結果展覽當然非常成功,一位蘇聯駐上海記者感動得當場以800美金買下一幅《苦三毛拉黃包車》的畫。

4月4日兒童節,“三毛生活展覽會”正式開幕,上海二十多家民營廣播電台特地現場實況轉播此一特別節目,並由著名的話劇演員尹青義務擔任現場播音,結果前來參觀的人空前踴躍,約有兩萬多人,把大新公司的電梯擠壞了好幾次。無錫還有一所學校由老師專程帶領二十多名學生前來參觀,上海當地學校的小朋友來參觀後,更當場捐毛筆、鉛筆及書本。另有一些小朋友,親自跑到基金會,送了一批書本及衣服給“三毛”。

至於畫家趕畫的三十多幅三毛水彩畫,則於當天下午由上海商會理事長王曉籟主持現場義賣,叫價者踴躍,沒有多久就被搶購一空,還有很多人要求訂購。義賣的畫作最低價一幅40萬元,最高賣到1000多萬元,買畫者不乏社會名流碩彥如陳光甫(注:中國旅行社創辦人),趙家璧(注:曾與陸小曼共同主編《徐誌摩全集》,又曾主編《中國新文學大係》),陶桂林(注:名建築師暨營造廠負責人,曾負責督造南京中山陵)等,此外還有一些外國人。

除了畫作以外,展覽會還賣出每隻3000元的三毛徽章295枚,得款88萬元,另有200本張樂平親筆簽名的《三毛流浪記》畫冊現場義賣,第一天就賣出100本,還有40多位參觀者當場加入“三毛樂園會”。此外,展覽會門票每張1000元,加起來也有不少錢。當“三毛生活展覽會”於4月9號閉幕時,總計為流浪兒童募得相當於3206塊的銀洋,此外還有書籍、衣服、文具、藥品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