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附錄3:公關大師Edward Bernays速寫(1 / 1)

已屆耄耋的Bernays,因為長壽,得以對他本人在20世紀20年代創造的“公共關係”做一番深刻、長期的觀察。雖然大師因“公共關係”而名滿天下,但是現在的他卻對“公共關係”大大不滿。

在位於麻州劍橋的家裏,大師接受了記者的訪問。“今天的公關可怕極了,任何混蛋、傻瓜、白癡,都可自稱是公共關係專家。”大師說:“幾周前,一個年輕女子打電話要我對她的工作給點意見,她自稱是公關業者,我問她做些什麼,她說她在哈佛大學門口發傳單。”大師對這名女子濫用“公共關係”之名,極為困擾。

首創“公關顧問”一詞

大師一生鼓吹公共關係為一門社會科學而非媒體中介行業。他一生從事的公關活動總有周密的市場調查或民意測驗做後盾,他認為所謂的“公共關係”,是以社會學科做基礎,充分掌握群眾的態度,進而說服業者因應群眾的態度,以獲得民眾的支持。他並且說服編纂字典的人,把這樣的定義,寫在字典裏。

雖然已屆百歲,大師仍然從事公關顧問業務(也仍保持一生不泄露客戶名號的習慣),並著手撰寫他第二本回憶錄——《我的頭一個100歲》,他的第一本回憶錄出版於1965年,名為《一個靈感的故事》(Biography of an Idea)。

美國公關協會(Public Relations Society of Ametica,PRSA)前任會長談到:“Bernays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當別人已經退休坐搖椅時,他仍奮力工作不懈,並啟發人們去思考問題。”

Bernays於1891年誕生於維也納,一歲時移居美國,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外甥。他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誌願從軍,卻因視力而遭拒。然後,他聽說了威爾遜總統的公共資訊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那是美國以思想心戰作為戰爭利器之始”,那間辦公室聘用了Bernays,他受命籌辦一係列宣傳活動。

“當時德意鏖戰於意大利的Piabe,我方正要遣送軍艦援意。我建議就把這艘軍艦命名為Piabe,邀意大利歌王卡羅素為這艘軍艦行下水典禮,並擲香檳為慶,還把這張照片印成明信片,大量運到前線,寄給德軍,來表明美國的立場和行動。”

公關人應受到尊重

戰後,Bernays領悟到:“如果這一套可以用於戰時,應該也可以用於平時。”從此他的事業展開了。1919年,他開了第一家公關顧問公司。1923年,他於紐約大學首開公關課程,並撰寫第一本公關課本,首創“公共關係顧問”一詞。

在Bernays離哈佛廣場不遠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的家裏,牆上滿是大師與胡佛總統、羅斯福總統、艾森豪威爾總統、歌王卡羅素等名人的合照。此外,還有一張他舅舅弗洛伊德的照片,上有弗氏手書祝大師結婚誌喜,那年是1922年。Bernays說他曾力勸柯立芝總統擺脫陰鬱的形象,他並曾說服美國女人敢於在公眾場合吸煙,並幫助培根(bacon)業者說服美國人早餐的重要。

問他生平最成功的活動為何,大師毫不猶豫地說:“在20世紀40年代晚期,幫卡車業者說服國會及政府多鋪公路,尤其是橫越美國的公路”。當時他成功地舉辦記者招待會,促使國會通過預算,修築66號公路,是為日後美國州際公路的濫觴。

大師說道:“隻是一個小小的主意(idea),卻改變了一個國家的經濟。”

Bernays充分享受各界對他百歲誕辰的慶賀,並善用這項報道及注意力,表達他對現今公關界的不滿。Bernays強調:“有些人假公關之名行新聞中介之實,許多誇讚客戶的新聞稿,最後隻落得被老編丟到字紙簍,這不僅不是好公關,還加深人們對公關的惡感。如果有一天人們開始像對律師或建築師那樣尊敬公共關係時,我將很樂意被稱為‘公關之父’。”

(本文譯自《紐約時報))Bernays百歲誕辰專訪)

(譯者後記)

Bernays百歲時曾應邀出席美國公關協會年會,接受全體會員起立鼓掌,久久不歇。與會者鹹感興奮,見大師風趣依舊,吐屬優雅,記憶清晰,足為公關發展見證,也是公關界享譽最隆、曆久不衰的“活智慧財”。1995年,Bernays 103歲時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