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顧名思義,最開始是從外國引進的食物,它是集營養、保健、醫療於一體的辛辣食物,在歐美等地被譽為“菜中皇後”。洋蔥常作為配菜,南方人一般熟吃,北方生吃者較多,它能夠促進食欲,健胃潤腸。洋蔥中的前列腺素A有助於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是三高人群的理想蔬菜。夏天可以適當吃些洋蔥,煮熟的洋蔥辛中帶甜,其中的維生素A溶於油脂中,利於吸收。洋蔥也有很強的解毒殺菌能力,喜歡生吃洋蔥的朋友吃過之後會有神清氣爽之感。洋蔥中含有硫化物等營養物質,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洋蔥易於儲存,隻要溫度適宜,一般不會腐爛,其中的硫化物等元素穩定,不用擔心營養元素流失或變異。
辣椒
被民間稱為“開胃菜”“下飯菜”的辣椒具有發汗、健胃助消化的功能。維生素C在人與病毒的抗爭上充當著重要角色,辣椒號稱“維生素C之王”。辣椒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所含維生素C居蔬菜首位,紅辣椒的營養元素含量更高於青椒。辣椒具有食療作用,其中含有的辣椒素能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排汗排毒,增強食欲。吃辣的朋友都知道,辣椒入口,立刻刺激舌頭、嘴部的神經末梢,使唾液、汗液分泌增加,這時腸胃也在加倍工作,食欲增加。
有的人吃辣會上癮,有對辣味的渴望和追逐,這就是辣椒素的作用,當味覺細胞接觸到辣椒素就會敏感,從而使人更能感覺到食物的美味。廣西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會長陳紹萱醫師說,吃辣助消化、增食欲,他本人雖然並不能承受太辣的食物,但當吃飯不香沒有食欲時會產生吃辣的念頭,可見辣可以增加食味。然而,陳紹萱醫師也說,吃辣要適當,過辣食品讓人的嘴、眼、耳咽管、腸胃如灼燒般,喝水也難救火,容易對人體產生傷害。
食用辣椒過量,使消化液分泌過多,引起胃腸黏膜出血、水腫,胃腸蠕動劇增,引發胃炎、腹瀉、嘔吐等,不利於消化道功能的恢複。陳醫師說,有的人並不適合吃辣,熱性病、潰瘍病、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等患者不宜吃辣椒,腸胃不好的朋友要少吃辣,存在長痘等皮膚問題的朋友也要少吃辣。
溫馨提示
用“辣招”需遵循適合、適度原則。天熱人貪涼,易導致脾濕傷肺,人容易疲憊,種種因素也讓人食欲下降,適當吃些辛辣食物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食欲,發散體內毒素和濕氣。由於氣候、地域、個人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如火一般的辣味,辣有微辣、中辣、重辣之分,不習慣吃辣的朋友可以用微辣食物或蔥、蒜等不辣的食物代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有常,物我相適”是中醫提倡的飲食養生原則,如果不管地域對象,不論季節氣候,都去生搬硬套食用某種食物,必定喜憂參半。比如,幾個好友一同享用麻辣火鍋,一會兒的工夫就頭頸流汗滿臉通紅,事後有的人什麼事也沒有,有的人則胃痛難耐,有的人臉上長出了痘痘。飲食要因人而異,以個人生活習慣為原則,吃辛辣食物要適量。夏天飲食的原則之一還是要忌大寒大熱,以清淡為主。 (摘自《烹調知識·原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