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9章 用好另類的“能人”(1 / 1)

在很多企業中,都有所謂的“刺兒頭”,這些人狂妄自負,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但企業的很多事情偏偏離開他們還不行。這些“刺兒頭”可謂是另類的能人。

怎樣處理與這些人之間的關係,如何應對由這樣的人引發的組織衝突,對於管理者來說,實在是一個相當有難度的挑戰。

通常情況下,這些“刺兒頭”的背景對管理者來說,是一個現實的威脅。“背景”就是他的資源,可能是政府要員,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你工作中的某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合作夥伴”。這些背景資源不但賦予了這類員工特殊的身份,而且也為管理者平添了許多麻煩。

這些“刺兒頭”員工在工作中常常有意無意地向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展現他們的背景,為的是獲得一些工作中的便利。即便是犯了錯,某些“背景”也可能使他們免受處罰。但是,“背景”這種資源往往在某些關鍵的時候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用常規的方法無法處理的這類難題,到了這類員工手裏,有可能隻是一句話的問題。他們就像管理者身上的腫瘤一樣,時常擔心一旦處理不好會惡化,但真的割掉,又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實在是為難。

還有些“刺兒頭”往往是那些具有更高學曆、更強能力、更獨到技藝和更豐富經驗的人。正因為他們具有一些其他員工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能夠在工作中表現不俗,其優越感更進一步地凸顯。這種優越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直接體現為高傲、自負,以及野心勃勃。他們不屑於和同事們交流和溝通,獨立意識很強,協作精神不足,不把領導放在眼裏,甚至故意無條件地使喚別人以顯示自己的特殊性。從工作能力上看,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精英”,是領導們倚重的骨幹,但從公司管理角度來看,這些人很多時候扮演了一個“組織破壞者”的角色,可能會因此造成其他同事的反感,也可能因為與其他同事越走越遠而成為團隊衝突的源頭。

這些“厲害”的員工,都令管理者十分的頭痛。怎樣處理這些“厲害”的員工呢?如果將這些員工全部“炒魷魚”,以保持組織的純潔度,而到最後可能形成一個非常聽話卻平庸無比的團隊——根本無從創造更高的管理績效。

毛澤東曾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把這些“厲害”的人物都團結起來,充分利用這些有強大能力或特殊資源的人,為企業的共同目標去努力。作為管理者,賦予這些另類的能人以重任,不但可以有效減少組織衝突,還可以讓這些擁有各種資源和能力的人積極效力。

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有一天,有位名叫巴恩的銀行家前來拜訪林肯,正巧看見參議員蔡思從林肯的辦公室走出來。於是,巴恩對林肯說:“如果您要組閣,千萬不要將此人選入,因為他是個自大的家夥,他甚至認為自己比您還要偉大得多。”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還知道有誰認為他自己比我偉大得多的?”巴恩答道:“不知道。您為什麼要這樣問呢?”林肯說:“因為我想把他們全部選入我的內閣。”

事實上,蔡思確實是個極其自大且嫉妒心極重的家夥,他狂熱地追求最高領導權,不料落敗於林肯。最後,隻坐上了第三把交椅——財政部部長。不過,這個家夥確實是個大能人,在財政預算與宏觀調控方麵很有一套。林肯一直十分器重他,並通過各種手段盡量減少與他的衝突。

後來,《紐約時報》的主編亨利·雷蒙頓拜訪林肯的時候,特地提醒他,蔡思正在狂熱地謀求總統職位。林肯以他一貫的幽默口吻對亨利說:“你是在農村長大的吧?那你一定知道什麼是馬蠅了。有一次,我和我兄弟在農場裏耕地。我趕馬,他扶犁。偏偏那匹馬很懶,老是磨洋工。但是,有一段時間它卻跑得飛快,到了地頭,這才發現,原來有一隻很大的馬蠅叮在它的身上,於是我把馬蠅打落了。我的兄弟問我為什麼要打掉它,我告訴他,不忍心讓馬被咬。我的兄弟說:‘哎呀,就是因為有那家夥,馬才跑得那麼快的呀。’”然後,林肯意味深長地對亨利說:“現在正好有一隻名叫‘總統欲’的馬蠅叮著蔡思先生,隻要它能使蔡思不停地跑,我還不想打落它。”林肯的胸襟和用人之道,使他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該學習林肯,把那些像蔡思先生一樣“另類”又有強大能力或特殊資源的能人充分利用起來,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