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術雖有效,但並不是誰都能用得好的,也不是對什麼下屬都能用的。管理中需要平衡術,但也講究放手用人,如果將可靠的部下定為平衡的對象,用不可靠的人來“平衡”他,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們對三國時期蜀國的第二代君主、劉備的傻兒子阿鬥都不陌生,但是對他於諸葛亮去世後竟也用平衡術管理臣下的故事恐怕知者甚少,隻不過他的大腦實在被劉皇叔摔出了毛病,以至於他“平衡”的對象竟是忠心護國的薑維,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去世後,薑維回成都,升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路大軍,加封平襄侯。與蔣琬、費禕一道總理軍國要務。後來,蔣琬、費禕、董允相繼去世,薑維成為蜀國的主要軍事首領,帶兵征戰在外。
而此時,朝中後主劉禪不思進取,朝政被陳祗、黃皓一班人把持。黃皓為宦官,與陳祗內外勾結,挾持了後主。延熙五年,薑維率兵出漢中伐魏,但又被魏將鄧艾打敗。薑維擁兵討敵,連年攻戰,又沒有取得突出的軍事進展,於是黃皓等人便開始在朝中弄權,排擠薑維。
後主怕薑維力量過大會影響到自己的安全,就想限製他的權力。為了鉗製薑維,他重用黃皓,黃皓又重用馬忠的部下閻宇,擢升他為右大將軍。他們內外呼應,黃皓要用閻宇代替薑維。薑維也覺察到此陰謀,就在延熙六年(243年)上書後主並期望後主殺掉黃皓。後主答說:“黃皓隻不過是一個奔走小卒而已,以往董允也切齒痛恨,我常常心中過意不去,你何必介意!”薑維見黃皓的關係網盤根錯節,便緘默不再多說。後主飭令黃皓到薑維住處謝罪。薑維為了避禍,佯稱到關中屯墾,就引兵離開了成都。
由於黃皓的鉗製、掣肘,蜀國前線一敗塗地。薑維上疏後主說:“據說鍾會屯兵關中,準備進犯,我們應派大將張翼、廖化分別領兵護守陽平關口和陰平橋頭,以防患於未然。”但是黃皓為了抑製薑維,居然誆騙後主,假托巫讖迷信之道,稱敵軍肯定不會到來,讓後主放心享樂。由於失去必要的防備,魏軍很快就攻陷成都,滅了蜀國。劉禪雖用了平衡術,但不得要義,亂加鉗製,結果滅國亡身,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