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學會巧念緊箍咒(1 / 1)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孫猴子是眾神中最難馴服的一個,但他為什麼對唐僧俯首聽命、唯命是從呢?因為唐僧會念緊箍咒。雖然唐僧既不會騰雲駕霧,又不會什麼變化,但他卻掌握了管住孫猴子的法寶。

諸葛亮是中華民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他在民間一直被視為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他在管人方麵,不僅善於用人之長,還能巧妙地利用下屬某一方麵的缺點,讓他們像戴上了金箍的孫悟空,本領再大,也得聽他調遣。

早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為他設計出一套成功的方案:占荊州,據蜀地,東和孫權,北拒曹操,以待時機統荊州之兵,進據宛洛;率益州之師,出擊秦川,以興漢室。諸葛亮出山之後,就是借此藍圖來輔佐劉備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後率大軍南下,旨在消滅劉備、並吞江南。此時劉備兵少將寡,軍事上連連失利。諸葛亮認為,劉備的唯一出路是聯合孫權,打敗曹操,先有立足之地,再圖發展。於是他親自出使東吳,舌戰群儒,說服孫權,智激周瑜,促成了孫劉聯盟。又從多方麵幫助周瑜,為即將開始的赤壁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根據諸葛亮的判斷,曹操兵敗赤壁後必經華容道出逃,屆時生擒,如囊中取物。但捉後如何處置,倒成了一大問題。他反複分析後認為:如殺之,則中原群龍無首,勢必四分五裂,你爭我奪,東吳便會乘機向北發展。一旦時機成熟,將會掉過頭來吞並劉備。如不殺,也已滅其主力,一時無力南侵,還能牽製孫吳。若如此,劉備則可乘機占領荊州,進軍巴蜀,正符合他隆中對時的設想。鑒於此,諸葛亮便考慮起人員的調配。他認為,張飛坦率急躁,捉住曹操後是不會放走的。趙雲忠貞不貳,捉住曹操是不敢放走的。而關羽,他不但義氣如山,還曾受曹操厚恩,而且是主公二弟,捉曹後定會釋放。何況關羽還有一大缺陷:素憑百戰百勝的威名有時傲氣太重,若抓住他“捉放曹”的小辮子,也可屆時給他點限製。主意已定,諸葛亮便將張飛、趙雲、劉封和劉琦一一派出,唯對身邊的關羽置之不理。關羽忍耐不住,就高聲斥問:“我曆次征戰,從不落後,這次大戰,卻不用我,竟是何意?”諸葛亮故意激他:“關將軍莫怪!我本想派您把守一個最重要的關口,但又一想,並不合適。”關羽很不高興地問:“有什麼不合適的呢?請明講!”諸葛亮說:“想當初您身居曹營,曹操對您多方關照。這次他慘敗後必從華容道逃竄,若您前去把守,必會捉而放之!”關羽抱怨他未免多心,還說自己斬顏良、誅文醜,又解白馬之圍,早已報答了曹操。若再遇他,決不放行。諸葛亮仍以言相激,終於激得關羽立下了軍令狀,才領兵去華容道埋伏起來。

果然不出諸葛亮預料,曹操在赤壁不但被周瑜燒掉了他苦心經營的全部戰船,還燒毀了一連串的江邊大營。曹兵被火燒水溺、著槍中箭,死傷不計其數。曹操倉皇出逃,又一路遭到趙雲、張飛的伏擊,最後隻剩27騎,且又人困馬乏,狼狽不堪地來到華容道。突然,關羽橫刀立馬擋住了去路。曹操嚇得渾身癱軟,不住地乞求關羽饒命。其隨從也一個個跪地乞憐。關羽終於念及當初,遂起惻隱之心,不顧事先立下的軍令狀,高抬貴手放走了曹操,灰溜溜返回大營。諸葛亮又照事先設想,特地迎接關羽,更使關羽無地自容。當關羽有氣無力地稟報了原委,諸葛亮裝作惱怒的樣子要對他處以軍法,劉備一再求情,才免了關羽死刑,令他戴罪立功。

諸葛亮精心設計的“捉放曹”,完全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後人每談及此事,都讚揚說:“諸葛亮智絕,關羽義絕。”而諸葛亮之智正在於實現自己戰略設想的同時,還順便以“抓小辮”的方式製服了平常不大服從管理的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