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作者:孫曄
【摘要】隨著建築投資市場體製變革的不斷深入,加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有利傾斜及指導,目前國內建築市場的造價管理機製也在逐步向完善態勢發展。這對我國造價審計工作人員而言,既是重大的發展機遇,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在此形勢下如何確保造價審計工作的整體質量,規避造價審計風險就是廣大審計人員的重點任務。基於此,文章結合目前造價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關審計風險控製措施,期望造價審計工作執行時能夠保質保量並達到控製審計風險這一重要目的。
【關鍵詞】工程造價;審計風險;規避
工程造價審計,是指獨立的審計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定,對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實施必要的審計與監督,從而保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造價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合法性,是對工程造價的科學管理與控製。同時,工程造價審計也是確保建築企業適應投資市場發展要求的必要前提,能夠指導建築投資市場下的施工建築企業實現合理的經濟收益,對維護市場經營秩序、促進行業經營建設而言所具備的導向作用與實用價值很大。
一 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簡要分析
對工程造價審計而言,由於建設工程建設周期長、投資金額巨大,並且要經過項目立項、設計、招投標、施工等眾多環節,因而各種人為因素、自然條件及建築市場的變化都直接影響著工程造價。這其中的每個環節、每個要素稍把握不準都會引起審計誤差或是失誤,審計結果就會受到影響,從而給審計人員帶來審計風險。
1.內部協調風險
內部協調包括審計口徑是否一致,審計程序是否統一,審計方法是否適當,審計製度是否健全等。如果審計人員審計職業判斷能力有限,加之受領導本位意識下的執行決策幹擾,也會促成其他違紀違規現象的發生,直接造成工程審計發生嚴重偏離。
2.外部協調風險
外部協調強調的是行業間的業務關係協調、主管單位與其相關的責任部門間的關係協調等。目前,這種審計風險的生成往往是由於造價谘詢單位不同的主管部門而引起的,雙方部門間都有著自身權利駕馭範疇,而建設方由於利益驅動常常會實行多頭委托,並以造價最低作為委托目標。但是,由於承攬委托審計工作的一方掌握的資料內容不一,以及審計人員對計算規則和工作內容的理解不一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審計結果不一致,進而導致了審計風險形成,並連帶了自身資質、信譽等受到負麵影響。
3.內控審計風險
這種風險一般是伴隨著審計單位內部控製機製的不完善而產生的。因管理人員敷衍失責,或者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相互勾結等都會導致內部控製機製的失控,這些都會給工程造價審計帶來風險。
二 規避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的實行策略
1.深入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實現審計重心前移控製
審計組織機構的審計人員,應提前做好審計深入工作,這項工作要貫穿於項目從立項、設計、招投標到施工、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對建設單位投資的項目展開深入調查或分析,並嚴格執行審計標準與審計製度。在審計實務處理過程中應當確保穩妥,充分發揮職業判斷能力,保證審計效率與質量。如某項工程建築施工過程中增加了裝飾工程,到工程審計時才發覺在招標文件、合同及雙方的協議中都沒有合理界定增加的裝飾工程的取費標準和範疇,施工方認為所有增加的裝飾工程都應按裝飾工程確定費用標準和範疇,而建設方則堅持隻有建築工程計價表中沒有的項目才能按裝飾工程取費,這種矛盾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審計風險的形成。由此可見,招標文件、合同及協議的嚴格審核、確保其真實完整是必須的,審計人員應從源頭遏製各種矛盾的產生,並為後續的施工、驗收及審計提供真實、充分的指導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