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低碳經濟導向下高安建築陶瓷產業發展戰略(2 / 3)

2.發展劣勢

一是產業規模過小。高安建築陶瓷企業來源有兩類,一類是本土企業,一類是承接廣東、浙江、福建等地轉移來的陶瓷企業。位於高安建築陶瓷產業基地的企業大部分屬於承接產業轉移而發展起來的。本土的陶瓷企業不少轉移到高安市周邊的上高縣和宜豐縣。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轉移來的企業,就企業規模而言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缺少大型的龍頭企業。

二是產品缺乏特色。高安建築陶瓷產品以仿製品居多,自主研發的新品種偏少。高安市60% 的建築陶瓷企業是近幾年建設的,80% 的企業市場定位大同小異。這些企業大多缺乏創新的理念和能力,也缺少有創新能力的技術人員,隻注重產品的數量和銷量,習慣於跟風和模仿,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獨創的個性產品。

三是品牌資產單薄。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受市場變化、資金緊缺、改製滯後等因素影響,高安市建築陶瓷產業逐漸步入低穀,行業地位逐漸被佛山、淄博、晉江等地取代,原有的一些國內知名品牌逐漸被淡忘。現在借助於沿海地區陶瓷產業轉移的機遇,高安建築陶瓷企業又得到一定發展,但其品牌建設速度一直很慢,很多產品都是貼牌生產,雖然出現了如奢華王子、路易保羅等區域品牌,卻沒有能與佛山產品並駕齊驅的品牌。

3.發展機會

一是政府高度重視。高安市政府一直將建築陶瓷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給予大力扶持,要在產業規模和品牌質量上實現突破。在統一規劃建設建築陶瓷產業基地後,又加大產業招商和服務力度,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陶瓷化工和機械配套企業,強化產區龍頭地位,提升配套水平。還爭取到國家建築衛生陶瓷檢驗檢測中心的支持,建設口岸作業區,為產區企業品牌建設從展貿、科研、文化、物流等爭取了相關單位和企業的入駐和落戶,進一步完善基地的物流、展貿等配套項目。

二是低碳建築陶瓷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低碳經濟、低碳消費、低碳生活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人們對建築陶瓷產品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對建築陶瓷產品賦予新的符合低碳經濟的特色。建築陶瓷產業與建築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建築業的發展以及每年大量的住房裝修工程都必然需要大量陶瓷產品。隨著低碳城市和低碳社會的建設進程,市場對低碳型建築陶瓷產品的需求必將持續增長,在倡導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市場潮流下,建築陶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表現出強大的動力。

4.發展威脅

一是環保壓力增大。陶瓷產業帶來的環境汙染主要來自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和粉塵。陶瓷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鉛、鎘、汞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金屬。煤燒窯生產過程排放的大量以SO2、NO和NO2、CO2為主的廢氣是形成酸雨、光化學霧和溫室效應的元凶。原料加工、泥坯料製備、釉料製備、製模、壓製成型和施釉、打磨等工序都會產生粉塵,其中遊離的SiO2是造成矽肺的主要原因。隨著員工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發展低碳經濟以及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的要求,減少汙染成為高安市發展陶瓷產業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

二是能源供應緊張。水電等能源是陶瓷產業的血脈,供應不足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建築陶瓷產業是一個高能耗產業,一條年產值1億元的生產線平均能耗在2000萬元左右,部分達到3000萬元以上。大多數陶瓷企業的燃料、電力等能源成本占整個陶瓷產品生產成本的40%~50%。近年來全國性電力供應趨緊也波及高安,2011年,高安陶瓷產區遭遇前所未有的限電風暴,例如,上高縣某陶瓷企業在2011年1~5月因拉閘限電造成近300萬元的損失。

三是技術型人才緊缺。陶瓷企業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隨著全國各地陶瓷產區四起,產業工人不足已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陶瓷行業上至高層管理人員,下至一線生產員工,都成為各產區爭奪的對象。隨著產業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大,建築陶瓷企業不僅需要更多的員工,而且對員工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安眾多建築陶瓷企業均出現了程度不一的用工缺口,尤其缺乏具有創新精神,適應低碳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和技術人員。

三 高安建築陶瓷產業低碳化發展戰略

鑒於以上SWOT分析,高安建築陶瓷產業的發展必須在順應低碳經濟發展特點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在產業基礎和原輔料資源上的優勢,用足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抓住低碳型建築陶瓷市場的成長機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研發有低碳經濟特色的產品,打造高安建築陶瓷品牌。

1.清晰定位,建設示範性低碳建築陶瓷生產基地

首先,高安建築陶瓷產業基地是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授予的第一個建築陶瓷行業國家級產業基地。自2007年成立以來,高安建築陶瓷產業基地就一直處於良好的發展態勢,在全國眾多陶瓷產區脫穎而出,成為銳氣十足的建築陶瓷新興產區。為了將建築陶瓷產業做大做強,高安要準確清晰定位,否則會重蹈佛山、淄博等產區的覆轍,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不得不進行產業調整與轉移。

其次,高安建築陶瓷產業應秉承“做產業、成係統、可持續”的理念進行戰略定位。佛山、淄博等產區現均麵臨資源枯竭的困境,正積極轉型建設陶瓷產業總部經濟區。高安擁有豐富的陶瓷生產原輔料資源,經過長期開發實驗,高安建築陶瓷生產原料已基本實現本地化,礦藏資源儲量可供400條生產線生產100年。因此,為了與佛山、淄博等產區錯位發展,避免惡性競爭,高安建築陶瓷產業可定位為低碳型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