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成本費用控製(1 / 3)

學術爭鳴

作者:田全鋒

【摘要】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市場的國際化步伐不斷向前邁進。麵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全方麵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已成為現代企業孜孜以求的管理目標。要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就必須合理地進行成本費用控製,樹立成本效益理念。科學有效的生產成本控製不僅有利於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也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就成本費用控製的意義、原則、方法和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成本費用;控製;措施

一 成本費用控製的現狀及意義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企業是否節約為依據,片麵地從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入手,強調節約和節省。單純地追求削減成本費用。一般簡單的做法是考慮如何降低原材料的購進價格或檔次,或者如何減少單一產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如何降低工藝過程的工序,或者如何裁減人員等,但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它會導致產品質量下降、企業人力資源流失,甚至失去已經擁有的市場份額。可以說,把單純削減成本費用作為成本控製基本理念的企業隻是土財主式的企業,他們除了剝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所以,企業要想有長期效益,隻能從戰略的高度來實施成本控製。換句話說,不是要削減成本費用,而是要通過提高生產力、縮短生產周期、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增加產量,達到相對壓縮成本費用的目的。

成本費用控製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的重要武器。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遇到來自各方麵的壓力,例如,同行業競爭、企業員工要求提高薪酬、改善福利待遇等。企業要想在壓力中尋求生存及發展,降低成本費用是最重要的措施。降低成本費用可以降低保本點,擴大安全邊際,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成本費用控製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在降低成本費用、擴大銷售後,有了穩定的收益才能穩固經營基礎,才能尋求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 建立健全成本費用控製的管理體係

成本費用控製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主要保障。現代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學習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結合本行業、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成本費用控製體係,切實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企業的成本費用控製體係主要包括企業組織係統、企業信息係統、企業考核製度和企業獎勵製度等四項基本內容。

1.企業組織係統

企業的組織架構可以用管理等級和管理幅度來描述。管理等級是指最高級單位與最低級單位之間的等級,管理幅度又稱為控製跨度,是指一個單位所屬下級單位的數目。組織架構所涉及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處理集權與分權的關係。在一個高度集中的組織機構中,權力集中於較高級別的管理層次,低級層次的管理人員一般隻是執行。在企業組織中,成本費用控製主要是通過逐級編製預算、層層簽訂業績合同、定期檢查考核來實現的。

首先,企業領導層是企業決策和戰略目標管理的關鍵,在確定戰略規劃和當期經營目標後,通過認真分析成本費用的構成、製訂成本費用控製標準、分解成本費用控製指標和與職能管理部門簽訂業績合同,落實成本費用管理責任。通過檢查、考核、評價和獎懲等措施,促使成本費用控製目標的實現。

其次,各職能管理部門是企業的分級管理層,根據與領導層簽訂的業績合同,了解本部門應控製和壓縮的成本費用額度,通過進一步細化成本費用指標,再將成本費用管理責任落實給所屬部門和員工。

最後,通過逐級細化成本費用指標,把成本費用控製指標落實到每位員工,使成本費用管理深入到基層,由原來的企業領導層管理關心成本費用,發展到現在人人參與企業成本費用的控製和管理,就能更好地實現企業成本費用控製目標,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各項業績指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