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廣州市體育中考評價方式變革的詮釋(2 / 3)

2.2有利於終身體育理念的貫徹實施

從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的曆史沿革來看,當前學校體育站在“以人為本”的高度關注人的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運動參與能力,提出學校體育應當為人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然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育肯定不能僅從單一的素質標準、技能數值來入手,而應當重視學生情感、鍛煉態度、參與熱情的培養。而終結性評價恰恰是以運動考試成績導向體育課程教學,難以做到對學生整體體育參與意識、態度等的客觀評價。過程性評價的優點是能及時提供反饋,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強化學習動因、發展個人情感、控製和調節學習過程的作用,與終身體育的培育精神吻合。[5]因此說,隻有對中考評價方式實行新的變革,學校體育的注意力才會回歸到正途,不能隻注重當下的教學情境,揭示未來的發展方向。從“當下”轉到“未來”,這體現的才真正是終身體育理念的核心內容。

2.3完全符合學校體育的學科特點

學校體育當然不能忽略學生的運動成績,這是學生身體素質水平、技術能力水平最直觀的體現,所以體育教學評價方式中不能缺少終結性評價。但是,人在身體的個體能力上的重大差異決定了如果完全以身體素質和技術能力來評判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話,很難做到公正、客觀、合理。傳統的終結性評價隻能在相對比較長的一個階段(如一個學期)結束之後進行。[6]可是,體育活動畢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人的身體狀態受外界環境影響產生變動的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如若僅以一次測試來定奪一個學生初中三年的體育能力,既沒能尊重學生的個體體質差異,也沒能關注到學生體育學習和運動參與的情感態度。這就不可能形成一個積極的機製讓學生保持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熱情。正因此,我們得以認識過程性評價參與到體育中考中的積極意義,它將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對運動技術的掌握、體育競賽的成績、體質測試的成績全麵統籌,通過評價來控製教學過程,更好地激勵學生學習。終結式與過程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可以完整、詳實地描繪學生在整個初中階段體育學習的動態全況,允許存在個體差異,同時肯定和鼓勵學生的體育參與,順應了學校體育的學科要求。

3 學校體育應該如何應對中考評價方式的變革

3.1學校體育應做出及時調整

如果說,之前因為體育中考壓力的存在讓學校體育教學方向出現偏差的話,那這次中考評價方案的調整則為學校體育提供了一個新的調節機遇。學校體育應該從學生“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角度理解本次變革的意義所在,認清評價方式對於學校體育發展的積極推進作用,客觀比較和研究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優劣,動用集體智慧、革新指導思想,出台更為完備的規章製度來指導初中體育教學。在正確把握好終結性評價的同時,重視綜合性評價的重要性。對於過程性評價,既要認識其全麵、及時、靈活、深入、持續的優點,也要明白這種評價方式存在不規範、客觀性差、評價內容難以把握等缺陷。[7]更為科學地采用開放式、即時性的評價方式,做好對學生情感領域和學習過程評價的掌控,使整個評價程序盡量做到規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