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士形象的經典塑造(1 / 2)

武士形象的經典塑造

外國電影評論

作者:司健餘

【作者簡介】司健餘,男,山東臨沂人,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生,主要從事文藝美學方麵研究。

影片《Le Samoura》在法文中意指為“武士”,導演梅爾維爾以其獨特的思考視角和冷靜的處理手法較為深刻地發掘和闡釋出“武士”角色的性格特征及其命運歸宿,以此來反觀社會、反思人性,給予殺手這一警匪片中的特殊群體一定的人文關懷和藝術創造。與以往此類影片中所過分渲染和追求的殘酷血腥、是非分明等相比,該片營造出冷靜客觀、節奏平緩、悲傷淒涼、意味深長的風格特色,甚至可以說導演梅爾維爾塑造出一個溫情脈脈、高貴憂鬱卻又極具人情味的冷酷殺手。這不僅體現出了導演自身的獨特風格與藝術追求,而且為這一類型影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一、“武士”及其宿命的思考

導演梅爾維爾沒有將以往武士的固有形象特征與警匪片中的殺手角色較為生硬的疊加在一起,而是基於自身的獨特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創造性地將武士道的宿命觀與殺手形象進行巧妙的融合。“沒有比武士更孤獨的,除非是森林裏的老虎……或許……”這句字幕語言為人們觀看影片以及理解殺手的性格特征做了情感鋪墊和心理暗示。或許在梅爾維爾看來,武士對於生死的冷漠和執著的舍身精神與殺手的命運歸宿有一定的共性。武士的生死宿命可以闡釋或升華殺手的形象,將特定的武士道精神賦予殺手角色可以塑造出警匪片中較為獨特的殺手形象。影片對殺手形象的典型塑造離不開導演對殺手性格與其命運歸宿兩者之間複雜矛盾關係的深刻思考。

梅爾維爾之所以能將殺手傑夫塑造成為經典的人物形象,其主要原因在於其對傑夫性格的深刻反思與深入挖掘。對生命的冷漠與無所畏懼造成了傑夫的冷酷孤獨與特立獨行,進而使得殺手傑夫與外部世界顯得格格不入。傑夫的殺手身份既需要他處於喧囂的社會人群中間,又需要他與人群保持一定的距離,然而他那種獨特的性格卻使其與眾不同、無法遮掩。這既成就了傑夫卻又引起了警察的懷疑,並最終導致了傑夫的死亡。傑夫的性格形成一方麵根源於人類的本性,另一方麵受到殺手職業的影響與促成。傑夫內心不斷加劇的矛盾衝突、深陷於善與惡的掙紮、自我的人性反思與逃避、個體與社會環境的抗爭、過去和現在的衝突等最終構成了他的宿命。

個體與宿命的矛盾衝突及其展現過程不僅深化了人物形象的意蘊內涵,而且給予觀眾更多的思考和反思。影片中當傑夫逃離雇主企圖滅口的行動之後,其所主動尋求的不僅是一個答案或一個殺手與雇主的對決,而是對於自身命運的掌控。然而在其命運轉折的關鍵時刻,傑夫卻又選擇了從容赴死。其實這種追求自我、擺脫雇主控製的嚐試努力與其自身強烈的宿命意識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令人哀惋歎息的同時更讓人予以深刻反思。無論是殺手傑夫還是日本武士,他們都有著一種相同的宿命感。武士有誓死效忠主人的執著信念,生存與死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對雇主或主人的承諾。對於他們的人生而言,命運的發展軌跡是固定的,即便出現意外或偶然狀況,他們也要刻意地將偶然性消解,繼續他們的必然選擇和執著,直至命運的最後終結。命運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逃避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他們身負命運枷鎖卻始終尋找不到自我解放與救贖的鑰匙,給人留下了更多的人性反思與悲傷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