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虛擬的《楚門的世界》透視現實社會的人性自由(1 / 2)

從虛擬的《楚門的世界》透視現實社會的人性自由

外國電影評論

作者:方敏

【作者簡介】方敏,女,遼寧北寧人,遼寧醫學院外語教研部副教授,主要從事英語教學、英語寫作方麵研究。

楚門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是虛擬的真實。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個舞台,每個人都是演員。當然,它是對生活的一種文學描述。然而,你能想象生活在一個平靜的小鎮,其實原本是一個巨大的工作室嗎?一個人,除了自己,親戚和朋友都是演員?這正體現在著名的美國電影《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中。我們還是有必要回顧一下電影的內容:這部電影是設置在一個假想的世界“桃源島”,整個城市是一個不斷運行的電視節目。所有的參與者,包括楚門的父母和妻子都是演員。楚門本來是被選出來的五個孤兒之一。為了將他培養成為電視明星,一個叫做克裏斯托夫的電影製片人,下令修建一個巨大的工作室作為桃源鎮。自從楚門出生,他從未離開過桃源,並相信自己是這個真正的小鎮的一份子。同時為了阻止楚門試圖逃跑,別人告訴楚門,他的父親是“死”在一場劃船事件,從而使楚門怕水。由於桃源鎮周圍都是海水,這種恐懼使得楚門不可能逃脫。在數十億人的注視下,楚門生活得很幸福。他有一個美麗溫柔的妻子,一個很好的朋友,一個報酬優厚的工作和一個和平的生活,但一切都隻是製片人克裏斯托夫控製下的產物。

然而,一個小事件打破了平靜。有一天,當楚門去工作,一束奇怪的光芒從天空落下。楚門一開始隻是想這個奇怪的光是什麼,但他很快看見一個乞丐,很像他死去的父親。他開始懷疑他所生活的世界,仔細注意他周圍的人。經過幾天的觀察,他意識到一切都是計劃好的,而他自己則完全生活在一個完美的謊言裏。他試圖告訴妻子和朋友,但沒人相信,甚至說他是瘋子。在這個時候,楚門感到非常沮喪、失望和恐懼,因此他開始計劃逃離這裏。他很努力,但他低估了克裏斯托夫的力量。沿著這條通往真理和逃脫的路上,楚門遭遇了一切障礙,包括計劃好的交通堵塞,任何旅行都不能安排,甚至於離開小鎮的公共汽車也突然熄火。經過多次失敗之後,他試圖通過一條小船離開,即便怕水。無論是強風浪還是恐怖的閃電都不能阻止他。當楚門終於到達“海洋”的邊緣,卻發現天空隻不過是一塊巨大的玻璃。當他拚命敲打玻璃的時候,克裏斯托夫出現了,並說他現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明星,如果他選擇留在桃源,他仍然可以繼續像這樣的生活。然而,楚門決心離開桃源。最後,他走出了桃源的出口,在現實世界呼吸新鮮的空氣。影片最後,楚門幽默地對製片人說:“假如再也見不到你,就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

表麵上《楚門的世界》看起來是很荒謬,但它又很像是一麵鏡子,反映著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現象,而且從某種層麵上來說,活生生的現實比在電影裏發生的事情,反而還要荒謬得多,隻不過對於這種不合理,我們早已習以為常,有些時候不太自覺罷了。其實《楚門的世界》隻是以誇張的藝術手法,然後著重於刻畫喜劇性人物的獨特性格,適時地加入一些幽默詼諧的台詞,來凸顯當下社會的病態、古怪和荒誕,藉此喚醒大家的知覺。

看《楚門的世界》,讓我深刻思考的,便是現實社會大眾傳媒對人類行為方式的影響。表麵上科技不斷地進步,讓我們有機會接收到最新信息,與全球化接軌,可以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但實際上,電子媒介也很容易加深我們某一種特定的價值觀,尤其是在有人刻意操作下,如果他們事先綁架了我們的選擇自由,就會很容易讓我們落入思考的陷阱。再加上許多人懶於思考,從而喪失辨別的能力,會容易盲從主流價值,人雲亦雲,使得我們對於世界的認識,隻是狹隘的、錯誤的,甚至是虛假的。現實的悲劇性正在於:在這個媒介的時代,誰都難以逃脫楚門的命運,誰也沒有十足的底氣說自己與楚門無關。在各種形式的電視真人秀節目中,難道我們不會見到楚門的影子嗎?當我們在為超級女聲而狂熱歡呼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會在自己的身上看到那些抱著電視與楚門廝守的觀眾的影子嗎?在經濟利益驅動一切的今天,商業邏輯的泛濫,已經逼迫我們不得不把我們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我們隻有自娛自樂,並在狂歡的刹那間,出賣我們的金錢、隱私、自由,乃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