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物聯網能助推家電業走出紅海嗎(1 / 2)

你能想象下,發條短信就能讓浴缸自動放好洗澡水?足不出戶,就可通過家電采購需要的食材?家裏漏水,手機短信會及時自動報警々這不是電影中的虛擬,而是中國家電業已經開發的一些產品功能。物聯網熱潮剛剛掀起,家電企業就紛紛加入。物聯網洗衣機、冰箱等產品相繼推出,家電業一夕之間也進^了物聯網時代。

那麼,中國物聯網家電發展的現狀如何?未來前途怎樣?

物聯網熱潮已經向家電行業蔓延

物聯網有望成為繼互聯網、移動通信網之後新的信息產業浪潮。物聯網是在廣電網、無線通信網、互聯網和專業網絡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數據通訊、雲計算等技術,構造一個能夠實現物體之間、人與物之間互動的網絡。據估計,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廣泛運用於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領域。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利用物聯網技術,鋪設了覆蓋地麵、柵欄和低空探測的3萬多個傳感節點,建立防入侵係統。

物聯網的產業鏈條很長,涉及的行業包括傳感器產業、芯片業、設備製造業、網絡運營業等,因而有望成為一個規模巨大的信息產業。據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和長城戰略谘詢聯合發布的《物聯網產業發展研究(2010)》預測,中國物聯網產業在未來10年總體市場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Foresse訟司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產業規模將比現在的互聯網產業大30倍。據愛立信公司估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個互聯終端。

物聯網產業的廣闊前景已經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的重視,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具有重要地位。2009年1月,IBH公司提出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智慧地球”的計劃,並成功說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其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中包括該計劃,將物聯網提升為美國國家戰略。IBH還針對中國市場發布《智慧地球贏在中國》白皮書,描述了六大行業:智慧的電力、智慧的醫療、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應鏈(物流)、智慧的銀行。中國政府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在無錫等地已經建立了物聯網產業基地。

家電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領域,近期不少家電企業推出了物聯網產品。物聯網家電展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未來家居場景。

據長城戰略谘詢公司預測,家電和電力、電信並列為中國物聯網產業中三個典型的行業。對於深陷同質化競爭的中國家電企業來說,發展物聯網家電可以開拓新的細分市場,提升利潤空間,是家電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

2D09年以來,不少中國家電企業推出了物聯網家電產品。海爾在世博會期間展示其首款“物聯網冰箱”,該款冰箱具有網絡可視電話功能、瀏覽資訊、播放視頻等多項生活與娛樂功能;此後還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洗衣機、彩電、電腦等眾多產品中。2009年,小天鵝公司開始生產物聯網洗衣機,該產品能夠識別智能電網運行狀態及分時電價等信息,並調整洗衣機的運行狀態,降低能耗。海信、長虹、美的等公司也在建設和發展其物聯網家電解決方案。不少家電企業推出的互聯網電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認為是一款物聯網家電。

物聯網家電: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物聯網家電是已經發展多年的智能家居、數字家庭概念的延伸。早在1 998年,微軟發布了“維納斯”計劃,借助網絡技術平台,提出了整體家電智能化的全新概念,推動了家電產業的智能化發展。2003年,英特爾和微軟等17家公司帶頭發起並成立“數字生活網絡聯盟(DLNA)”,把智能家居、消費數碼、網絡寬頻、高清娛樂等諸多功能連接為一體。此後,在中國分別成立了以海爾為首的“e家佳”和以聯想為首的“閃聯”兩個數字家庭標準組織。

相對而言,傳統的數字家庭概念主要強調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融合,尤其是從電視、電腦、手機的“三屏融合”發展到包括數碼相機、電子書閱讀器等其它手持設備的“N屏融合”。而物聯網家電則除了以上產品之外,還強調包括電視、冰箱等傳統家電產品在內的互聯互通以及網絡化,從範圍來看,物聯網家電也突破家庭,向社區、城市的範圍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