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物聯網能助推家電業走出紅海嗎(2 / 2)

由於物聯網家電仍然存在不少技術難題未能突破,影響了其滿足消費需求的能力。物聯網家電的發展基礎是家電產品的高度智能化,但是目前在中國家電市場,智能化程度高、智能運行效果好的產品仍屬少數。物聯網家電還要求家電具有很強的對環境的感知能力,但這些技術目前也並不成熟。比如,物聯網冰箱希望能夠掌握食物的保存時間,必須依賴貼附在食物上的RFID芯片,成本高而智能化程度卻不高。

產品尚未標準化和商業模式不清晰是當前物聯網家電實現產業化的重要障礙。物聯網家電的突然走熱,隱含著延續多年的數字家庭標準之爭,一些家電企業推出的解決方案都是根據其自己的內部標準,難以得到行業的認可。

在中國國內標準上,前麵曾經提到的“e家佳”和“閃聯”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兩者都希望成為國家標準,而DLNA等國外的技術標準在中國的推廣更是困難。英特爾曾於2006年在中國市場推出“歡躍”數字家庭技術平台,但是並沒有成功。

除此之外,還出現了一些地方性的標準組織,如廣東和上海的數字家庭計劃。 “閃聯”包括了聯想、TCL、康佳、海信、創維、長虹等企業,“e家佳”則基本是海爾一家獨大;但是前者更多強調家庭和辦公的電視和IT設備之間的互聯,“e家佳”則是比較典型的物聯網家電。由於物聯網家電實現各項功能需要傳感、芯片、網絡等眾多產業鏈環節的配合,涉及消費者、建築商、政府部門、網絡運營商、家電企業等眾多主體,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

由於在技術和產業化方麵存在障礙,目前物聯網家電還處在展示和宣傳推廣的階段,短期內市場需求有限。物聯網家電產品相對普通消費者的需求仍然顯得過於超前,影響了這些產品的普及。比如物聯網冰箱通過網絡與超市相連的采購功能,在消費者購物渠道多樣化的情況下,實用性並不強。在缺少產業鏈配合的情況下,即使購買並建成物聯網家電係統,消費者的體驗也不好。比如,物聯網冰箱為了實現對食物的管理,必須實現食物的電子標簽化,但是這在短期內也很難實現。由於價格較高,同時要求較高的整合性,家電企業目前一般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在部分高檔住宅區建設物聯網家電樣板。海信的數字家庭和社區係統就在旗下的海信地產公司開發的高檔社區中啟動。

物聯網發展的結論和建議

政府和企業應該采取措施,掃除物聯網家電發展的障礙。技術瓶頸、標準不統一、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是物聯網家電的主要發展障礙。政府部門應該進行產業指導和協調,推動物聯網家電的標準製定,促進產業化,降低成本。企業應當認識到物聯網家電與普通家電在產業鏈方麵的巨大區別,積極與產業鏈各個環節展開合作,探索可行的商業化模式。

企業應該把物聯網作為家電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切實提升技術能力,而不是僅僅利用這一概念跟風炒作,獲取短期利益。家電行業概念炒作之風盛行,物聯網家電同樣可能出現部分企業並不掌握物聯網核心技術試圖通過將物聯網與品牌掛鉤。爭奪物聯網時代的話語權。中國家電企業以往缺乏核心技術,如果仍然延續以往的組裝製造的經營模式,物聯網家電的發展可能也並不會提升家電企業的競爭力。隨著物聯網家電的發展,我們預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向電腦、通信等領域跨界發展,集團化、多元化的大型家電企業可能在物聯網家電的發展中取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