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國外薪酬方案水土不服
在設計合理的薪酬製度時,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其他國家汽車企業的薪酬體係。中國和美國汽車工業薪酬構成有著重大的差別,在美國,汽車企業員工收入的40%以上是由醫療、養老等福利組成。如果員工被辭,退,公司還將賠付大筆的違約金,屬於“福利為王”。而對於中國汽車企業工人而言,年薪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仍然是由基本工資構成,以及基於基本月薪的年終獎,其作法屬於典型的“現金為王”。
這兩種不同的工資體製形成的最大差別是,美國製造業累積成本逐年上升、員工流動性較低以及忠誠度較高:與之相對,中國汽車企業負擔輕,卻呈現出流動性高、忠誠度低的問題。這次罷工事件的根源也是由於中國員工除了工資外,基本沒有其他的福利和保障,員工一旦對工資不滿意,就直接引發勞資衝突。
我們再看看日本汽車企業的薪酬體係。與美國汽車公司相比,日本汽車企業工人薪酬也偏低,比如豐田汽車工人時薪隻有48美元,而通用汽車公司的工資和各項福利開支達到每小時78 21美元,同時,美國的醫保費用開支是日本的lO倍。但在日本卻未因此而引發大規模的勞資矛盾,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在日本本國,汽車企業與汽車工人之間是一種“家庭”般的關係,這就導致工人不那麼計較眼前的工資,而是更看重長期穩定工作保障和發展。但是顯然這樣的製度就不適合中國。
解決方案
本田罷工事件對國內的生產企業敲響了警鍾。首先,外資企業不能把自己本國的薪酬體係原封不動照搬到中國來,而要考慮到文化、福利環境等多種因素。同樣,中國企業在設計自己的薪酬體係時不能忙於照搬國外的薪酬方案,反過來應該審視自己的薪酬架構是否合情合理。
在具體的操作上,企業薪酬方案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員工和企業的雙贏,讓員工分享企業高速成長的勝利果實,這樣才能提高員工滿意度,激發其工作熱情。2009年的一項汽車企業員工滿意度調查中,排名第一的企業就對員工薪酬方案進行了相應調整,加大了員工獎金比重,在企業大幅增收的同時讓員工也分享到甜頭,員工對企業忠誠度自然就提高了。同時,要注意保持薪酬的內外部公平,以降低員工進行相互比較所產生的心理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