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獲取都具有成本,都需要付出代價。
從前,有一個人家裏老鼠成災,主人就找了一隻貓回來捕鼠。這隻貓很會捕鼠,但是也咬雞。一段時間後,主人家的老鼠沒有了,同時雞也幾乎被咬光了。於是,兒子對父親說:“我們為什麼還要留著一隻專愛咬雞的貓在家呢?”父親告訴兒子說:“這裏麵有這樣一個道理,老鼠不但偷吃我們的糧食,而且還咬壞我們的衣服,如此橫行下去,我們豈不要挨餓受凍了嗎?沒有了雞,我們隻是暫時吃不上雞罷了,比較一下,這和挨餓受凍又差著一大截呢,我們為什麼要趕走貓呢?”
要想得到不挨餓受凍的日子,就必須養貓舍雞,付出代價才能有回報,這就是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可是,世人常常隻想取之,不想予之,隻想得,不想舍,貪得無厭,最後的結果是失去更多。舍是得的前提,敢大舍的人才能大得。
舍得才能獲得;放下才能去爭取新的目標;忘記才能心寧;寬容才能得眾;反求諸己,做到無念無私,就是踏實自在。
“將欲奪之,必先予之”的謀略在經濟領域運用的相當廣泛,大用有大效,小用有小效,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商家對此有不同的理解,運用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在產品營銷中,“欲取姑予”的謀略更是隨處可見。例如:為了吸引食客,酒店設置免費品嚐的酒水,商場投放免費試用的小包裝商品,諸如此類,都是同一謀略手段的活用。
可口可樂公司為了打進中國市場,不是一開始就向中國市場大量傾銷商品,而是采用“欲取姑予”的策略,先是無償向中國提供價值400萬美元的可樂灌裝設備,花大力氣在電視上做廣告,提供低價濃縮飲料,吊起中國消費者的胃口,吊起中國經銷商的胃口,讓中國人認可和接受可口可樂。
市場一旦被打開之後,接著,可口可樂公司就露出了真麵目,開始在進口設備和進口原料的價格上漫天要價了。
十幾年來,可口可樂已經風行中國,生產企業已經超過了8家,銷售量和價格也已經有了大幅度的增長,現在,可口可樂已經成為中國人不可缺少的飲料之一。
公正地說,美國人當初無償提供給中國人的原料和設備的投資,早已經收回,並且已經賺了好幾十倍的利潤了。
在促銷活動中,“欲取姑予”的策略運用的最廣泛,而且成功的例子也不少。
在台灣,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可口可樂雪碧紅配綠對對送”促銷活動,把可口可樂的紅色瓶蓋與雪碧汽水的綠色瓶蓋予以紅綠相配對,凡是符合規定的,予以重獎,這次活動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大大地提高了可口可樂的市場占有率。
這次促銷成的秘訣之一,就是在獎勵方麵狠下血本,將“欲取先予”的經營謀略手段運用到了極致。
老經驗: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獲取都具有成本,都需要付出代價。
“取”是最終的目的,“予”隻不過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予”就是為了“取”。在條件還不具備的時候,要想奪取或保存某種東西,可以暫時交出或放棄它,等待時機,創造條件,一旦時機成熟,再把它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