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因我而美麗(2 / 2)

與此同時,公司和工會加大對職工福利的投入。過年過節,對職工發放節日慰問金;有職工生病住院,工會都到醫院慰問,發給住院補貼;對過生日的職工,發放生日補貼;冬季發給職工烤火費、夏季發給職工降溫費……

職工每月隻需交120元,就能享受公司提供的一日三餐。一些在外駐點,不能回來吃飯的職工,公司就發給他們夥食補貼。

名目繁多的補貼和慰問,讓職工在基本工資以外,又增加了一筆可觀的收入。5年來,公司用於職工福利的支出超過368萬元。

連同工資和福利,海潔公司職工5年來總計增收近800萬元。現在這裏人心穩定,職工隊伍從初建時的不足100人增加到目前的604人。

橫向比較,或許職工的收入仍不算高,但是放在海潔公司這樣一家公益性的微利企業來考量,已是近乎極限。公司的收入,是按固定的包幹價格(目前是每月0.5元一平方米),以公司承擔的管護區域麵積計收。業務收入是固定的,職工的收入增加多少,公司的利潤就下降多少。現在,工資福利支出已經占到公司業務總收入的8成,刨除其它必須的運行成本,今年的純利潤預計隻有2萬元。這還要感謝今年提高了的環衛承包價格,在往年,公司每年的純利潤最高隻有1萬多!

我是海潔人,公司是我家

海潔公司現有604名職工,其中95%是周邊農民,還有30多名下崗職工。

劉海波深有感觸地說:“這600多名員工,文化層次低,缺乏勞動技能,無收入來源,公司為600多人提供穩定的工作和生活,就維護了600多個家庭的穩定,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職工在海潔公司確實找到了歸屬感。

職工文化素質偏低。工會為職工開辦了“掃盲班”,為其普及文化知識和法律知識。並送職工參加度假區總工會舉辦的技能培訓班,培訓內容有計算機、插花、茶藝和家政服務等。對於過去沒讀過多少書的農民工來說,他們好像又回到了學校。

職工收入不高,外邊各種娛樂消費的價格讓他們望而卻步。為了豐富職工文體生活,公司和工會建了職工書屋、籃球場、健身房。公司還購買了投影儀,讓職工不用花錢也能看上電影院裏的“大片”。

本地的職工在農村都有住房,一般不在公司住宿。針對為數不多的外地職工,公司建了男女宿舍。4年前,海潔公司一名曲靖籍男工沈永林與本公司一貴州籍女工登記結婚,因為沒有新房,遲遲未辦理婚事。兩人各自住在男女宿舍,分居一年有餘。細心的管理人員發現這一情況後,主動詢問他們的困難,隨後,公司在汙水處理廠的一塊空地上為他們蓋起了套房。這對夫妻喜出望外,感激不盡。

公司設立了一個“職工法律援助谘詢工作室”,聘請了常年法律顧問,除了為職工提供無償的法律服務,也為職工家屬排憂解難。有一名姓黃的女工,丈夫好賭成性,輸光了家產和房子,兩口子居無定所。可丈夫還是終日好逸惡勞,對該女工又打又罵。心灰意冷的女工想到了離婚,公司的顧問律師幫她打贏了官司,擺脫了不幸。這名女工說,過去的家沒有了,現在公司就是她的家。

工會組織成立了“海潔藝術團”,參加各級工會組織的文體活動。在公司每年舉辦的“環衛工人節”上,職工們喊出了“我是海潔人,公司是我家”的響亮口號。這是職工自豪的宣言,也是發自內心的表白。

其實,度假區內有不少名頭響亮、豪華氣派的酒店和企業,海潔環衛公司在這裏顯得格外的默默無聞。然而,一個旅遊度假區最重要的資源莫過於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和潔淨的水麵,這些,正是辛勤的海潔員工努力打造的產品。

世界因為有了他們而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