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潔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工會記事
一線傳真
作者:望東
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處處幹淨整潔、綠樹成行。負責區內保潔任務的海潔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就隱藏在這個“城市花園”的林蔭花海之中。
一家善待職工的企業
一走進海潔公司辦公樓,就能看見兩幅奪目的紅色牆報,這是兩封農民工寫來的《感謝信》。
一封感謝信是一名在海潔公司工作了4年多的農民工張麗紅寫的。今年2月12日早,她在雲南民族村門口為避讓車輛摔斷了腿骨。海潔公司將她送到醫院救治,住院期間,公司領導和工會幹部前來慰問,送錢送物。之前公司已為她和每個職工購買了工傷保險,在她住院期間,公司主動為她申請了工傷認定。她5月份好轉出院後,在公司的層層落實下,很快就報銷了全部醫療費。她在感謝信中寫道:“我能在一個和睦、溫暖的大家庭裏工作,我感到很欣慰。同時為公司還有一群體貼員工、關心員工,為員工後顧之憂考慮周全的領導班子而感到很驕傲……”
另一封感謝信來自公司員工劉紹英,今年3月的一個早晨,她在環滇路清掃路麵時被一輛電動車撞倒,造成脊椎骨裂。住院期間,公司黨政和工會的領導前來慰問看望,公司領導和職工還對她進行了捐助活動,解決了她的生活困難。劉紹英在《感謝信》中動情地說:“在海潔公司這個大家庭裏,兄弟姐妹間感情深厚,友情、親情、患難見真情,我們對公司領導及全體員工的這種真情行為,再次發自內心地表示感謝!……”
兩封《感謝信》流露出了受傷職工的心聲,這是海潔公司善待員工的一個縮影。
公司行政和工會發現,隨著車輛日益增多,職工清掃路麵的風險增大了。於是,加大安全投入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他們下大本錢購置了交警使用的專業反光背心、方位指示燈、錐筒等設備,又為職工更換了色彩鮮豔的特色工作服。如今,職工上街時穿著鮮豔奪目的製服,加上一身“全副武裝”的行頭,引人注目,算得上度假區的街頭一景。
公司還將以往的順向清掃調整為逆向清掃,讓職工看得見來車,提高了安全係數。工會在職工培訓中特意增加了交通安全的內容,還請來交警對職工言傳身教。這些細微之處,無不體現了公司和工會對職工的關懷。
“髒、苦、累”是環衛工作的寫照,為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海潔公司精心安排,采用了一種“無縫對接”的作業形式(即每天上午5:30全部工人參加大麵積清掃至7:00,之後一半人休息至中午,12:00後輪換上午清掃的工人,以此循環)。這樣可在維持保潔效果的同時,改變工人“兩頭黑”的作息方式,為他們贏得每天一個上午或一下午的休息時間,此舉深得職工擁護。
在公司的榮譽室裏,陳列著昆明市2007年和2011年兩屆“善待(關愛)農民工十大企業”的獎牌;市、區級“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獎狀……成堆的獎杯和掛滿牆麵的獎狀,是對海潔公司優待職工的最好褒獎。
5年漲3倍的職工工資
海潔公司工會主席劉海波介紹說,海潔公司成立於2002年,早期是股份製企業。由於環衛行業利潤微薄,加上公司利潤要優先滿足股東分紅,致使職工的工資處於低水平。2006年時,職工的月工資還停留在340—360元,達不到昆明市的最低工資標準。職工人心思變,一個月內就有一半的員工跳槽!
也是在2006年,在海潔公司萌動已久的改製被提上了日程,公司變更成為國有獨資公司,工會工作走上了正軌,並發揮出強大的作用。
工會可以理直氣壯地依照國家法律,督促公司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為職工購買社會保險。結果是:職工全員簽訂了勞動合同,全部職工納入了不同形式的社會保險。
公司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工會代表職工與行政談判。漲工資是大勢所趨,從2006年開始,公司以平均每年不低於兩次的頻率為職工加薪,每次增幅不低於8%。現在,一線職工的工資已從早期的每人每月340元提高到目前的1100多元(最高1200元),5年來上漲了約300%,職工工資累計增長超過42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