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煩惱中的人(1)(2 / 2)

三年前當遼東郡的告急文書發到遼東屬國時,公孫昭內心是矛盾的,按律無詔私調大軍越境出擊可是重罪,條律先放一邊,自己勉強能湊齊一千兵馬,可是高句麗卻五千人整,這仗要怎麼打?可是反過來想想,這未嚐不是一個機會,遼東屬國裏盡是些烏桓移民,愚昧無知、好勇鬥狠之輩,一群連莊稼都不會種的蠻夷,想要從他們身上撈些油水,那還不如自己去地裏刨食吃來得快呢!公孫昭早就存了換換環境的想法,瞌睡還真就有人送枕頭來了,公孫昭一向奉行富貴險中求的人生理念,貪念戰勝了律法,公孫昭決定整兵,越境出擊。

可是敵軍勢大足有五千之眾,自己滿打滿算隻有一部人馬,一千兵丁,要如何救援襄平而又不至於將自家性命陷進去呢?這點小問題難不住兵痞出身的公孫昭,打不過,我就等你走了,再出場。於是乎,公孫昭領著手下一千兒郎似春遊般慢騰騰地往襄平縣挪著,同時偵騎四處,時刻打探襄平城最新戰況。

天可憐鑒,就在公孫昭慢悠悠往遼東郡挪動的時候,高句麗軍隊竟撤走了,真是蒼天有眼啊,既然敵人已退,公孫昭帶領隊伍,全速開進,在高句麗退去的當天下午便趕到了襄平縣城。既然來到了襄平縣,那豈能空手而歸!公孫昭心裏是這麼想的,實際也是這麼做的,大軍駐在襄平城下,那就是一副你們不給湊齊糧餉錢,爺我可就不走了!

沒曾想,到了襄平縣,以郡守陽終為首的遼東郡官吏們對自己攜大軍而來是熱烈慶祝,以田韶為首的當地望族更是夾道歡迎。接風宴上,幾杯酒下肚,太守陽終是淚如雨下,痛斥著手下郡兵的無能以致被高句麗偷襲而還,希冀著有位英明神武的將軍能坐鎮襄平縣替他們保家衛國;以田韶為首的本地望族更是跪拜當場,謝他公孫昭的活命之恩,一副你不接受,我們就跪死在這的架勢,竟真的讓公孫昭生受了這一拜。

幸福來得太突然,公孫昭懵在當場。最後陽終太守在半推半就中,公孫昭竟真的暫領了襄平縣令一職,駐軍襄平以保境安民,算是實現了自己想要換換環境的人生目標。

可是好景不長,高句麗既退,朝廷旨意也下發了下來,沒有追究公孫昭越境出擊之責,但是嚴令公孫昭率部回返遼東屬國,在襄平縣大吃大喝的公孫昭此刻想到還要回到遼東屬國那片蠻夷之地,心中是一萬個不願意。太守陽終仿佛知道自己心事一般,與他公孫昭秉燭夜談,推心置腹,直言遼東郡可無我陽終太守,萬萬不能沒有他公孫昭這位襄平縣令,最後一位不想走,一位真想留的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聯袂上書朝廷,陳情遼東郡現狀,實際就是拒絕了朝廷讓公孫昭回遼東屬國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