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主學習能力談高中英語教學
教育論叢
作者:盧婉瑩
摘要:自我國各地方逐步實施新課程標準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教學效果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對於英語這門學科而言,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當下,針對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很大程度上還是以高考為指向,未能擺脫“填鴨式”教學以及“題海戰術”。對於這一現象,本文主要闡釋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觀點。
關鍵詞:自主學習;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盧婉瑩,女,籍貫: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語言文學方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35--01
對於當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便應當有所傾斜。在我看來,自主學習是激發學生對自身的學習結果的認識和評價,並對學習過程作出自我監控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教學活動的追求和最終目的。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性質
1. 獨立性
自主學習能力,應當是獨立學習的能力,這就強調學生對於自身學習的獨立性的意識以及對學習主體的正確認識。隻有當學生將自己當成了課堂上的主體,教師的一係列創新性的教學活動的設計才有實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應當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主人意識”,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需求來製定教學方案,旨在更好地在課堂上加深其參與程度。
對於英語這一學科而言,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首先,獨立閱讀,就是學生在獨立的閱讀教科書上所涉及的學習內容,並通過自行閱讀相關的英語參考資料,自身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為之後的學習過程服務。其次,獨立練習,即通過適當的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考量,而這種練習,不僅僅局限於書麵的習題練習,還包括對課文中所涉及的詞彙、短語及句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的練習,以保證學生真正地消化所學內容,而並非停留在試卷上。然後,則是獨立評估及反思。對於一個完整的自主學習過程來說,必要的評估及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在結合課堂上老師所授予的知識之後,對自身的自主學習程度進行簡單的評價.
2.能動性
能動性要求學生自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要特別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一點的實現,主要是靠加深學生在情感上對學習參與的積極程度,對英語教學而言,這便需要老師對西方文化的介紹,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能動性,實現自主學習。
二、自主學習的價值
對高中生而言,自主學習是其學習積極性的體現,同時也為日後的進一步的學習(尤其是大學學習)奠定基礎,真正意義上的懂得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主自覺的學習和深造。對於高中任課教師而言,要實現這一功能,應先側重於轉變角色,將老師塑造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將學生當做課堂的真正主體,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隻有讓學生將學習當做他們自己的事情,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