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多樣促銷方式,抓住消費者(1)(2 / 3)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現在營銷中想“一招製敵”是越來越難了,附帶贈品成了近些年來營銷中被證明的很有效果的拉動消費的手段,附帶贈品相當於是用買一個的價格獲得兩件產品,消費者的感覺都是很超值,所以,這種促銷方式百試不爽。

10年前三得利啤酒在上海大搞深度分銷的時候,快速搶占了一片市場,4.5元/瓶的售價讓三得利有空間來運作它的“深度分銷。”但是近在咫尺的杭州卻是西湖啤酒的天下,令所有對手頭痛的是當時西湖啤酒零售隻賣1.5元/瓶,外地啤酒如果進入杭州,考慮運輸成本、營銷成本等因素肯定是要虧本的,所以一時間西湖啤酒造就了“鐵桶陣”。

但是營銷的招式就像十八般武藝,再狠的招都有它的“軟肋”,2004年雪花啤酒登陸杭州市場,采用的就是開蓋有獎“再來一瓶”,結果當年就拉走了大批的消費者,銷量大幅攀升,除了收購錢江啤酒廠外,還收購了西泠啤酒廠。後來很多企業都試過這一招,而且都有斬獲。

這種附帶贈品的方式是給消費者讓利,讓消費者購買到物超所值的產品,的確在企業營銷過程中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這種促銷方式使用不當,也會給企業負擔過重。

2008年康師傅在受到“水源門”衝擊後,瓶裝水的銷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所以頂津公司決定2009年要在茶上麵要有所突破,從2月份起開始運作“揭蓋有獎”活動,中獎比例逐月加大,從5%、10%、20%到5月的40%。這招果然十分凶狠,幾乎絕大多數的競爭對手都被它遏製了。後來,康師傅又升級到17%的中獎率,基本等同於買六贈一。

麵對這樣的情況,競爭對手選擇被迫迎戰,6月,娃哈哈茶飲料在“再來一瓶”的基礎上,推出“開箱刮獎”,額外花費千萬元計;今麥郎茶飲料在原“再來一瓶”的基礎上,增加了“獎水一瓶”的促銷力度,估計也將額外增加1000多萬元的促銷費用;原葉茶起步已落後,隻能在各大賣場買堆頭、做陳列、搞特價,以至於1.9元每瓶、2元每瓶的特價幾乎成為常價,單店銷量甚微,效益與投入明顯不相配。結果,人們開始瘋狂搶購,很多廠家出現斷貨。

但是,因為讓利太多,各家企業成了惡性競爭,對於行業的發展很不利。康師傅雖然在短時間內通過讓利刺激了消費,但因為讓利不合理,導致飲料行業價格戰,彼此的利潤都很低,並且,獎品兌換活動也非常複雜,有些廠家可能因為沒有及時兌換獎品,給廠家品牌形象抹黑。

所以,這種促銷方式也是一把雙刃劍,在使用時一定要考慮周全,通常要考慮以下方麵的內容:

(1)在開展這種贈品促銷活動前,要考慮活動的合理性。也就是要考慮促銷想要達到什麼效果,目標顧客群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通過促銷是否能夠贏利,可能產生哪些突發事情,等等。

(2)選擇合適的贈品。在選擇贈品時,一定要考慮目標消費群的喜好,贈送討他們喜歡的產品。

(3)注重贈品的質量。千萬不要把殘次產品贈送給消費者,否則,就會大損企業形象,消費者會感到被蒙騙。越是贈品,越應該保證質量,這是維護甚至提高企業信譽、質量的好機會。

(4)贈品優於主產品。贈品雖然不能質量差,但也不要因此把優於主產品作為贈品贈送。否則,成本上很多企業無法承受,消費者也會產生東西不好,廠家才大方的錯誤認識。贈品在價格上應該低於主產品,在體積上要小於主產品。這樣反倒讓消費者感到更珍貴。

免費試用讓顧客心服口服

【科特勒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