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實行差異化策略,能夠讓自己的產品盡可能多地接觸消費者,能夠提高市場占有率,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同時,這種策略也更大地降低風險,避免因為某個子市場的不景氣,而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
但是要注意的是,企業一定在實施差異化策略時,一定要嚴格細分市場,保證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避免出現功能重複等現象。
還有,還應該注意公司發展的目標,如果公司想要在某個子市場打造長期產品線,那麼,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要側重這個市場。如果隻圖短期回報的,就可以適當縮短其生命周期,把更多的財力、人力用到其他子市場中。
同樣,這種差異化策略也有一個適用範圍。對於那些實力不大的企業,還是盡量避免使用這種策略,因為,這樣的策略,必然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才可以。對於缺乏實力的企業來說,各個渠道的銷售額不足以支持它成功推廣和生存所需的費用,那麼,運作起來就會很艱難,甚至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
進軍少數子市場,集中營銷
【科特勒如是說】
通過密集營銷,公司能更好地了解該細分市場的需要,這樣就能在該細分市場建立牢固的地位。並且,通過生產、銷售等方麵的專業化分工,公司也可以獲得更多收益。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所謂集中化策略,就是企業集中力量,進入某個或幾個子市場,在這些子市場中進行高度專業化的生產和銷售,力求在這少數幾個子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旦市場選擇得好,這種策略往往讓企業一炮打響。
中國幾千年沿襲下來的是食用“熱鮮肉”的傳統消費習慣,就是淩晨宰殺、清早上市,不經過任何降溫處理。在從加工到零售的過程中,熱鮮肉不但要受到空氣、蒼蠅、運輸車和包裝等多方麵汙染,而且這個過程肉溫較高,細菌最容易大量增殖。
而冷鮮肉嚴格執行檢驗檢疫標準,屠宰後胴體迅速冷卻,24小時內降為0~4℃,並在後續加工、流通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在這個範圍內。與熱鮮肉相比,冷鮮肉始終處於冷卻環境下,微生物的生長被抑製,肉度梭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已不再分泌毒素,確保了肉的安全衛生。經曆了充分的解僵成熟過程,肉質地柔軟、滋味鮮美,汁液流失少、營養價值高。
同時,傳統的高溫、凍肉製品的銷售渠道爭奪已近於白熱化,針對通路的渠道精耕、深度分銷已經密不透風,價格大戰此起彼伏,耗費了肉製品企業的大部分資源和精力。
主要生產火腿腸的雙彙,看到了趨勢,在中國率先引入“冷鏈生產、冷鏈運輸、冷鏈銷售、連鎖經營”的肉類營銷模式,引發了改變中國肉類消費幾千年傳統的戰略創新,引領中國百姓吃上了健康、安全、衛生、放心的“冷鮮肉”。
這種戰略創新,實際上繞開了大型現代零售終端的高昂營運成本,創造性地開設了一條嶄新的肉類製品銷售模式,不僅可以直接零距離地和消費者溝通,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大幅度地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還可以獨特的銷售形式進一步擴大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能夠把競爭對手排除在自有渠道之外。
從1998年開始,雙彙在全國集中建設了2000家“冷鮮肉專賣連鎖店”作為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通過直營、合資、加盟等方式,在北京、河南、四川、山東、湖北、湖南、河北、安徽開設了500多家連鎖店。河南作為樣板市場,這種肉類銷售模式的新型品牌店遍布河南各大城市,所到之處無不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幾十年難得一見的排隊買肉現象不時發生。這一子市場的成功,讓雙彙占有了更多的市場份額,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雙彙發展集中火腿腸和冷鮮肉市場,通過著力打造這兩個市場,讓雙彙品牌越做越大,這就是集中化的優勢,它讓企業瞬間獲得較大的市場占有率,提高市場收益。
這種集中化策略特別適合實力不太強的企業,因為它們沒有實力同時占領幾個子市場,但它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產品,集中在某個子市場中打造出品牌,這樣,依靠該市場獲得豐厚回報。
當然,這種策略也有它的局限性,就是企業在進行集中策略前,一定要掌握有效的子市場,如果子市場選擇不適當,那麼,企業因為投入巨大,麵臨巨大的虧損危機。還有,就是企業一定要密切關注該子市場,以免因為子市場出現不景氣,因為自己沒有及時退出而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