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9月,中國香港市場的肯德基公司突然宣布多家鄉雞快餐店停業,隻剩下四間還在勉強支撐。到1975年2月,首批進入中國香港的美國肯德基連鎖店集團幾乎全軍覆沒。
為了取得肯德基家鄉雞首次在中國香港推出的成功,肯德基公司配合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攻勢,在新聞媒體上大做廣告,采用該公司的世界性宣傳口號“好味道舔手指”。
憑著廣告攻勢和新鮮勁兒,肯德基家鄉雞還是火紅了一陣子,很多人都樂於一試,一時間也門庭若市。可惜好景不長,3個月後,就“門前冷落車馬稀”了。
在世界各地擁有數千家連鎖店的肯德基為什麼唯獨在中國香港地區遭受如此厄運呢?經過認真的分析,他們發現是中國人固有的文化環境決定了肯德基的慘敗。
首先,在世界其他地方行得通的廣告詞“好味道舔手指”在中國人的觀念裏不容易被接受。舔手指被視為肮髒的行為,味道再好也不會去舔手指。人們甚至對這種廣告起了反感。
其次,家鄉雞的味道和價格不容易被接受。雞是采用當地雞種,但其喂養方式仍是美國式的。用魚肉喂養出來的雞破壞了中國雞的特有口味。另外家鄉雞的價格對於一般市民來說還有點承受不了,因而抑製了需求量。
此外,美國式服務難以吸引回頭客。在美國,顧客一般是駕車到快餐店,買了食物回家吃。因此,在店內是通常不設座的。而中國人通常喜歡一群人或三三兩兩在店內邊吃邊聊,不設座位的服務方式難尋回頭客。
10年後,肯德基帶著對中國文化的一定了解卷土重來,並大幅度調整了營銷策略。廣告宣傳方麵低調,市場定價符合當地消費,市場定位於16~39歲之間的人。1986年,肯德基家鄉雞新老分店的總數在中國香港為716家,占世界各地分店總數的十分之一強,成為中國香港快餐業中,與麥當勞、漢堡包皇、必勝客薄餅並稱四大快餐連鎖店。
肯德基在中國香港市場上的沉浮經曆,深刻地說明了一個道理,營銷環境,特別是社會文化環境不容忽視,隻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駕馭它。
企業應該首先做到融入當地文化中,將企業的文化和當地文化兼容,使企業文化紮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上。這一點特別是對於那些在國外設立分公司的企業,非常重要。
在這方麵,美國的摩托羅拉天津分公司做得很好。該分公司成功地運用企業中黨員的作用在企業中建立一個中國共產黨委員會,成立5個總支和12個支部,讓黨的組織為企業的團隊建設服務,來建立一支高度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優秀員工隊伍。
當然,了解當地文化,利用當地文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企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因地製宜,堅持融入的原則,隻有更多人的認可,產品才有更好的銷路,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文化搬過來。
關注供應商的發展變化
【科特勒如是說】
供應商是公司產品銷售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們為公司提供生產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資源。供應商的變化對企業營銷的影響重大,營銷部門一定要關注供應能力,如果供應短缺或延遲、工人罷工及其他因素發生,都會影響到銷售,影響到顧客對產品的滿意度。
——科特勒《市場營銷教程》
【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