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句“電影《天下無賊》中黎叔的經典台詞”卻道出了中國企業管理者們的心聲與無奈,因此這句台詞也得到了廣泛的社會認可並迅速在社會上傳播開來。事實上,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技術就成為決定一個國家或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技術創新與進步是由核心的人才來來完成的。因此,技術的較量歸根到底就是核心員工的較量。掌握科學技術知識的核心員工,日益成為各企業爭奪的對象,這種核心員工的供需缺口,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為核心員工的流動創造了需求並提供了可能,核心員工日益頻繁的全球流動,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核心員工流動的一大特點。尤其在我國加入WTO之後,中國企業不可避免地與實力雄厚的跨國企業爭奪核心員工。在這種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如何留住本企業的核心員工,盡量不讓本企業的核心員工流失,降低流失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管理者所必須解決的一大課題。
留住自己的核心員工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與世界500強較量的開始,對此,預防和規避核心員工流失的第一道防線就尤為重要,如果一旦第一道防線失守,後果就不堪設想。北京華夏聖文管理谘詢公司對1500個企業的核心員工調查後,得出的結論更讓中國企業擔憂。調查報告指出,核心員工的流失不僅帶走關乎企業的商業機密、核心技術、合作客戶,更為嚴重是核心員工除了自己空降他鄉,還往往會帶走其他的核心力量。比如,2004年3月,南極人常務副總洪一清出任上海波司登董事、總經理之職。並迅速集中了一個由20多名原南極人負責產品、生產、銷售的技術高層的精英管理團隊。李小平對媒體宣稱:“對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有實力、有發展、有能力承擔大型飛機的‘停機坪’。”;2004年4月5日,海信正式宣稱:原方正助理總裁周險峰出任海信數碼產品公司首席執行官。此外,方正科技的PC部門的多名部門骨幹,其中包括方正科技產品中心總經理吳京偉、銷售平台副總經曆吳鬆林、產品總監、人力資源部門主管也分別在海信擔任要職;2004年5月11日,原健力寶銷售公司總經理蔣興洲離職,和他一起離開健力寶的還有當年他帶來的20多個銷售經理。類似的實例有很多。事實上,“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產品、技術、渠道等競爭因素趨於同質化的情況下,人才成為企業之間差異化競爭的焦點。因此,加強對核心人才的管理,提高核心人才的忠誠度,如何留住核心員工,做到“相推而不相礙”,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職能。根據“20/80定則”,我們應重點尋找、培養、關注20%左右的核心員工,這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重點。留住核心人才不僅是現在,在中國古代的君王中,他們同樣知道核心人才的重要性。在這裏,我們從劉備為什麼從一個編草席為生到一代君王談起。
公元一八四年,黃巾起義爆發,十八路諸侯借鎮壓叛亂為名,紛紛擁兵自重,東漢政權由統一走向分割。經過一番角逐,董卓、袁術、袁紹、劉表等軍閥政權相繼土崩瓦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靠東漢強盛根基在北方建立霸業;孫權憑父兄經營東吳多年,借長江之險及土地肥沃而獨霸一方;劉備,早期靠編草席為生,卻通過自己獨特的經營思路,白手起家,最終建立了西蜀,與北魏、東吳成三足鼎立之勢,開創了一個具有76年曆史的三國時期。
劉備與曹操及孫權相比,既無“金融資本”,也無“一城一域”,個人能力更不及曹操。他少時不喜讀書,隻喜弄狗養馬,謀略及學識都遠在曹孫之下,但其為人忠厚、俠義、善交友,更長於“人力資本”運營投資,這正是他成功的關鍵所在。以現在人力資源角度看,劉備不愧是一位英明的董事長,一位“聚才高手”。
劉備在選人上不重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都在某些方麵具卓越之能力,能獨當一麵,橫掃千軍。孔明及“五虎上將”都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選人才時,他能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禮請諸葛孔明出山,“隆中對”奠定了立國綱領,已成為尊重人才之美談,也應成為我們企業招聘時注意的重點。他還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存在種族地域歧視。當時西涼不屬中原,但收服馬超後委以重任,封為“五虎上將”。通過一係列人力資本組合,劉備組建了他的創業團隊。開始了攻城掠地,創建了割據西域的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