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2 / 2)

被係統優化過的手怎麼可能會留下練毛筆字的“勳章”?看來她又得扯謊了!

於是笑著開口:“我的手還要刺繡所以一邊練字還得一邊保養,幸好現在的護膚品好,可以好好保養,那個您覺得我寫得怎麼樣啊?”

老師傅恍然大悟般地連連點頭,又興奮地指著落款處道“單說這幾個字就有了王羲之的七八分功力,已經寫得神似,更難得的是還能和原帖遙相呼應,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老師傅轉過身對著她伸出大拇指:“丫頭了不得啊!”

美麗還從來沒被這麼誇獎過,不知道該怎麼接話,隻能紅著臉撓後腦勺兒。

老師傅將軟裱好的繡品小心卷好遞給她,看到她的穿著打扮忍不住提醒:“丫頭你以後還是繡畫吧!就是繡仿古畫都成,不要再繡這樣的純書法作品了。”

看美麗有些疑惑,又耐心地給她解釋起來。

蘇繡作品的取材以圖畫為主,就算是仿古畫繡,也頂多就是字和畫一起繡,並且還是以畫為主,而一些有名的字帖卻幾乎沒有繡娘來繡。

一是因為蘇繡書法有些小眾,和書法作品一樣欣賞的門檻太高,不夠接地氣,在國內都沒有太大的市場,更不用說看不懂中文的老外了,所以蘇繡書法更沒有太大的國際市場。

其二同樣是因為書法欣賞的門檻太高,有很多繡娘繡出作品是為了參賽,而蘇繡作品大賽的評委能精通蘇繡就不錯了,還指望人家也精通書法?

美麗想想也覺得有點道理,千辛萬苦繡出書法作品,既得不到市場認可,又得不到業界的認可,既賣不到錢又得不了獎,誰會犯這個傻?

不過事實證明還是有這樣兒的傻子,她自己不就是活生生的一個嘛?

但是她倒也不後悔,這篇作品本來就是繡來自己收藏的,她也舍不得賣掉。

再說她也對書法所處的這種尷尬位置而委屈不忿,咱們的書法可是從古至今傳承了幾千年的,大篆、小篆、楷書、行書、草書各有各的美,世界上哪個國家能比?

所以她不會放棄寫書法,不過也許可以在方式上想辦法創新,如果讓書法成為一種潮流,讓普通人也能體會到書法的美呢?

書畫藝術到底太過陽春白雪,而寫書法繪畫的大多又有著文人的清高,頂多做個展覽,出一些雜誌特刊,受眾也很有限,不會像珠寶服裝那樣上電視做商業廣告。

要說書法和珠寶服裝的差異?它們都同樣具有藝術美,區別就是書法是純粹的藝術品隻能觀賞,而珠寶和服裝的美還能被穿戴出來顯擺,有了實用性。

以前的書法是有實用性的,人們寫字都要用毛筆,寫信、張榜、發公文、科舉考試等都要用到毛筆字書法。而現在呢?包括書法家在內誰還用毛筆字寫信?哪個學生用毛筆字答卷?還是政府哪次發了毛筆字寫的白皮書?

正是因為這種實用性大大減少了,書法才漸漸變得小眾,變得曲高和寡。

給書法找個什麼實用性呢?書法除了書寫傳達信息的功能,其實作為藝術它還傳達了一種美,關鍵是怎麼讓這種美被人們接受?

怎麼把這種美搬到紙張以外,搬到紙張以外後用什麼承載這種美,讓它和什麼結合能夠相得益彰?

美麗目前能想到的方式就是蘇繡了,應該還有其它的,她拍拍腦袋,肯定還有,隻是她一時想不到而已。

謝過裝裱師傅,美麗向店外走去,她得出去找找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