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蘇繡作品,圖案繡得非常精美,而圖案旁邊的文字卻繡得粗糙呆板,沒有一點兒靈動之氣,那整副作品立馬就掉了幾個層次。
蘇繡的基本針法掌握後,具體怎麼繡一個圖案其實是非常靈活的,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針法,但不管怎樣都是為了繡出來的效果更好。
她要繡的是王羲之的《黃庭經》,全文共60行,1200字,美麗在網上查了下,作品的臨摹本原是高26.3厘米,寬106.2厘米。
按這標準繡下來是妥妥的大副繡品,一千多個小楷字繡下來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可是她也不願意隻繡一個局部,羲之的這張字帖每一個字都寫得妙絕,每一個字她都舍不下。
王羲之的這篇字雖然都是小楷,但仔細來看字是有大有小的,筆畫也是有粗有細,既保持了整體的和諧,又增加了字與字之間的聯係擁有了動態美。
所以她繡的時候既要繡出每個字的特征,還要把握好整體的和諧,繡出這種動態美。
這篇小楷也並不是寫得端端正正、一絲不苟的,東晉這個時代本來就有一種超脫於世外的雅逸之風,而王羲之的這篇《黃庭經》就寫出了這種輕靈飄逸感。
她繡的時候就得注意這種筆畫的傾斜,還有行筆的方向和力度,字相應的濃淡變化等等,力求不僅繡出結構上的錯落有致還要繡出用筆的流暢舒展。
挑戰不小,可是卻讓一向冷靜自持的她熱血沸騰!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除了上課和一些必要的休息時間,她都在繡架前忙碌,吃飯的時候走路的時候,腦子裏也在琢磨著怎麼把這副字繡得更好。
寢室裏的另外三個人,見勸不了已經“走火入魔”的美麗,都自覺地輕手輕腳,也壓低了聲音講話,生怕打擾她。
而作為男朋友的喬磊,他自己就是個資深電腦迷,倒是能理解美麗,隻是每天像鬧鍾一樣準時打電話提醒她吃飯休息。
可有時候繡得太過投入,還是會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即使回過神,隻要看到自己繡好的字就滿滿都是興奮期待,哪裏還有半點睡意?
幸好她的身體被係統優化過十分健康,要不然這樣廢寢忘食,字還沒繡完她的身體就要先垮掉了。
屏住呼吸繡完了最後一針,美麗的雙手都止不住有些顫抖。
以她比別人快了十餘倍的刺繡速度,這幅作品也讓她沒日沒夜繡了整整一個月才完工。
整副作品長一米二,寬二十八厘米,不光繡完了王羲之的《黃庭經》字帖,還繡了美麗自己的落款,寫明了這件蘇繡書法的完成時間和作者。
她迫不及待地帶著繡品去了最近的那家裝裱店。
“嘿!繡的書法啊!”裝裱的老師傅有些驚訝,又仔細看了看,卻是越看越驚,他在這行幹了幾十年,要他寫寫畫畫不行,但他的眼力可比一般的什麼什麼家還強,能讓他驚訝的作品可不多。
他一是驚訝這副繡品非同一般的精致,二則是驚訝內容居然是一篇字帖,三是驚訝所繡書法的傳神,而最讓他驚訝的是繡者落款的書法居然能和原作渾然一體,仿若天成!
於是老師傅頗有些急切地指著落款處問:“小姑娘,這個‘徐美麗’是哪位蘇繡大師啊?”
美麗連連擺手:“大師不敢當,這是我繡的。”
“哦?那這落款也是你寫的?!”
看美麗點頭承認,老師傅把她從頭到腳打量了會兒視線停留在她的手上皺起了眉頭,顯然是不太相信。
她把自己的手伸出來瞧了瞧,白白嫩嫩,中指和食指上別說繭子了連一點凹痕都沒有,也難怪別人要懷疑了。